華為真的高枕無憂了嗎?
2019/07/31
中國最大通信設備廠商華為技術雖然受到美國的制裁,但業務仍在持續擴大。7月30日發佈的2019年上半年(1~6月)銷售額同比增長23%,達到4013億元。從5月起受到美國的制裁,影響還比較輕微,在中國的智慧手機銷售和新一代高速通信規格「5G」相關通信設備的銷售額顯著增長,業績擴大。有觀點認為,制裁帶來的影響要在年底之後才會真正顯現。
「五月份之前,華為收入增長較快,‘實體清單’之後,因為存在市場慣性,也取得了增長」,在位於廣東省深圳總部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華為第二號人物梁華董事長強調了逆境下華為的出色財報數據。
![]() |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對華為啟動了事實上的禁運措施。華為被事實上禁止與美國企業進行貿易往來,作為主力業務的通信設備和手機上配備的軟體及半導體採購受到了限制。多數觀點認為,此舉將給華為的經營帶來重創。
華為首席執行官(CEO)任正非在6月下旬就佔到該公司智慧手機銷量約一半的海外銷售(約1億部)表示將比今年減少40%,認為年供貨量將大幅減少約4000萬部。
不過,從此次發佈的上半年業績來看,美國制裁的影響還不算大。上半年華為智慧手機銷量為1.18億部,同比增長24%。特別是中國銷量快速增長。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反而造成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購買華為手機」(廣東省的一家銷售店負責人)。
美國調查公司Canalys的統計顯示,華為4~6月佔中國智慧手機供貨量的市佔率為38%。較1~3月的34%增長4個百分點以上,創歷史新高,「美國制裁加速了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增長」(Canalis)。作為主力業務的通信設備的5G相關訂單也在中國和歐洲出現增長,已經與全球50家主要通信運營商簽訂5G合同,供應15萬個以上的基地台,為銷售額增長做出了貢獻。
不過,僅憑這一點還不能解釋為何業績堅挺。多數觀點認為美國的禁運措施效果有限,「制裁實際上並未給華為帶來嚴重影響」(華為的零部件供貨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