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靠自主技術發動5G攻勢

2019/10/15


  中國正在新一代通信標準「5G」領域發動攻勢。通信設備被列為「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項目,代表性企業華為技術儘管受到美國制裁,仍不斷從全球通信企業獲得訂單。中國企業躍居世界最尖端的背景是克服了通信方式和半導體這2個技術弱點。

        

  9月下旬,華為CEO任正非表示,歐洲、南韓及日本等都有自己的5G技術,美國沒有。提出了把5G技術銷售給美國企業的意向。這是因為其對華為的技術十分自信。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的中國移動展位(6月,上海)

     

  6月,行動通訊展銷會「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在上海市舉行。華為副總裁兼輪值CEO胡厚崑指出,如果不能使用華為的産品,歐洲的5G商用進程會推遲2年以上。據稱華為已與30個國家簽署了50個商用化合同。其中過半數來自歐洲。

           

  為何華為能相繼獲得訂單呢?胡厚崑列舉了設備小型化和與之伴隨的低廉的建設費。  

          

  華為2月發佈的基地台新産品是天線部分重約20公斤的白色箱子。該公司的技術負責人強調稱1名工人即可安裝。基地台還支援此前的4G等,天線和控制裝置等能緊湊地安裝到1根柱子上。

  

  對於通信企業來説,大量安裝的設備能否實現小型化事關重大。如果正式啟動5G的設備更替,工程費和人工費的負擔將出現增加。

    

  中國企業開發了通信方式

       

  華為等利用很長時間克服了2個弱點。

   

  第一個是通信方式。華為和中國同行業第2位的中興通訊(ZTE)自2000年代起推進開發,採用的是在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上使用相同頻帶的「TDD」方式。而屬於當時世界主流的「FDD」方式則在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上使用不同的頻帶。

     


          

  手機電波在能使用的頻帶數量上存在極限。TDD方式是使用1個頻帶、根據時間和通信量細緻控制上行和下行信號的技術。5G在終端密集的場所也不會發生電波干擾,能向每個終端準確地發送電波。TDD方式在技術上更容易實現。

       

  不過,中國企業之所以選擇TDD方式,是因為作為後來者具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通信行業的標準長期由芬蘭諾基亞和瑞典愛立信等歐洲企業主導,中國企業曾支付鉅額的授權費。中國政府自2013年前後起積極推動TDD方式的普及,改變了勢力格局。

   

  另一個是半導體的開發實力。華為為了減少來自美國企業等的外部採購,2004年成立了子公司海思半導體。

    

  2019年1月發佈的專用半導體提高了數據處理速度,把産品體積降至此前的一半。曾參與5G開發的華為日本法人的技術戰略本部長李曉駿表示,從半導體到原材料、液態散熱,都擁有關鍵技術的龐大積累。

    

  實現小型化和低價格

     

  另一方面,中興採用美國高通生産的通信用半導體,但注入高密度電路設計和高效冷卻方法等自主技術。尤其在5G領域需要搭載大量天線,中興通過更簡潔的設計推動了小型化。

  

  中國企業在價格方面也具有競爭力。中興日本法人的首席技術官陳涼文表示,與歐洲的競爭對手相比便宜3成左右。中興將以低價格為武器,開拓非洲和亞洲等新興國家的市場。

     


        

  美國以安全保障方面風險為由,呼籲日本等同盟國排除華為産品。美國政府自2020年8月起,禁止從採用華為等中國企業産品的企業進行政府採購,將縮小包圍網。現階段制裁的影響有限,但有觀點認為今後影響將全面顯現。

  

資料圖(REUTERS)

  

  在這一點上,對中國企業來説,本國市場的迅速擴大構成東風。中國政府6月向通信企業發放了5G牌照。受此推動,中國移動發表了2019年在50多座城市設置5萬多個5G基地台的戰略。

   

  參與日本5G技術條件擬定的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森川博之指出,「中國企業的優勢是能把通過巨大國內市場獲得的資金用於研發」。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藥文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