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半導體設計上減少對ARM依賴

2019/11/08


   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不採用英國ARM控股智慧財産權(IP)的開發正在增加。避開屬於事實上的世界標準的ARM,阿里巴巴集團等利用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的「開源」智慧財産權相繼開發出了半導體。這是因為受中美摩擦的長期化的影響,對於技術依賴特定海外企業的擔憂正在加強。這種趨勢符合中國推進高科技産品自主開發的強化政策。

 

    在9月上旬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上,阿里巴巴旗下的半導體子公司「平頭哥」的研究員孟建熠在分組討論會上表示物聯網還處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的機會。

 

 

   分組討論會以「RISC—V産業化」作為主題。RISC—V是確定半導體進行運算之際規則的智慧財産權之一,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於2010年提倡。這是中國企業也能自由使用的開源的智慧財産權。

 

   「平頭哥」7月宣佈利用RISC—V開發出了處理器「玄鐵910」,有望用於物聯網和新一代通信標準「5G」的相關設備。孟建熠評價稱「超低功耗和高性能是平頭哥對於RISC-V架構的2個主要理解」。

 

   中國提出強化成為産業競爭力核心的半導體的供應鏈。雖然在製造設備和原材料的培育進展遲緩,但在電路設計領域,出現了華為技術子公司的海思半導體等世界水準的企業。

 

   但是,成為電路設計前提的智慧財産權一直依賴軟銀集團旗下的ARM提供授權。ARM在智慧手機用處理器的智慧財産權領域掌握全球份額的幾乎100%,採取將業務領域擴大至物聯網設備等的戰略。

 

   ARM針對美國川普政府對華為的制裁,表示「在美國商務部的指導方針的範圍內」維持交易。中國方面不少觀點認為,根據貿易摩擦將來的走向,將無法繼續使用ARM的智慧財産權,RISC—V作為代替舉措正在受到關注。

  

   中國國有半導體大型企業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展銳(UNISOC)5月推出了用於近距離無線通信「藍芽」的半導體晶片,用於無線耳機的控制。

 

圖為紫光展銳利用RISC—V開發出的半導體晶片「春藤5882」

  


    

   英國調查公司IHSMarkit 的諮詢董事前納秀樹指出,「藍芽是已經成熟的通信技術,相關半導體完全能用RISC—V設計」。

 

   RISC—V現在主要以家電等一般電子産品用的電路設計為中心,但今後有望提高水準。紫光展銳的首席執行官(CEO)楚慶表示,在面向5G和人工智慧(AI)領域也將探索加以應用。

 

   中國小米旗下的華米科技8月推出了搭載自主開發的相關晶片的可穿戴終端。華為也參加了管理這種智慧財産權的「RISC—V基金會」,據稱海思半導體啟動了相關晶片的開發。

 

   谷歌和IBM等美國企業也參加的基金會對中國企業的行動表示歡迎。參加基金會的日本SH諮詢的CEO河崎俊平表示,「RISC—V在中國的普及有可能成為在全世界普及的突破口」。

 

   RISC—V基金會雖然倡導打破對ARM的依存,但日美歐採用遲緩,對屬於世界最大半導體市場的中國充滿期待。總部設在明顯支援民主黨的美國矽谷的該基金會對共和黨的川普政權持批評態度,計劃維持與中國的合作。

 

   RISC—V截至目前在相關軟體的産品線等開發的生態系統方面遜色於ARM。因此,中國企業計劃目前同時採用ARM的智慧財産權。

 

   不過,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的中國區總裁居龍指出,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向ARM顯示出其他選項,以有利地位推進授權費的談判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