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境服裝電商向ZARA發起挑戰

2021/01/15


      中國的新興服裝企業抓住了全球年輕人的需求。這些企業的特點是只線上上銷售、服裝為中國生産、大量低價、品種豐富。南京希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旗下品牌「SHEIN」每天投放數千件10美元左右的商品。各企業迅速發展,大有挑戰世界第一大服裝品牌「ZARA」之勢,但他們同時也面臨著中國企業獨有的風險。

   

SHEIN的APP每天有大量上新

   

      5美元的短裙、8美元的T恤、17美元的襯衫。打開SHEIN的APP,以女裝為中心,10美元左右的商品琳瑯滿目。設計簡單的T恤只有8美元左右,價格還不到ZARA的一半。每天最多上架超4000件新品,甚至很難全部瀏覽一遍。

 

      在Instagram上搜索一下SHEIN,會出現約190萬張照片。照片大部分是穿著SHEIN的短款針織衫或連衣裙等衣服的年輕女性。上傳地包括美國、歐洲、中東等多個地區。

 

      SHEIN沒有實體門市,通過自己的APP和網站來銷售自有品牌的服裝。據該公司的資訊,截至2019年APP下載量已超過1億,每年的用戶超過2000萬人。

 

     SHEIN的業務規模迅速擴大。2019年銷售額達到160億元人民幣,為2016年(10億元)的16倍。據部分中國媒體報道,2020年實現了近100億美元的銷售額。

 

      美國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SHEIN的企業估值已達到150億美元。在全球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企業中名列第十。

 

      SHEIN實現強勢增長的原動力之一是與中國的服裝供應商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該公司與集聚在廣州市的服裝廠緊密合作,可在短時間內生産出多種服裝。據中國媒體報道,該公司按照交貨期和次品率等對供應商進行排名,並與排名靠後的企業中止交易。針對排名靠前的供應商,則在設備投資資金等方面進行支援,提供優惠待遇。

 


 

      SHEIN還擁有自己的系統,對存在競爭關係的電商網站的商品資訊等進行分析。中國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認為,SHEIN可根據大數據進行流行趨勢分析,將分析結果應用在生産數量和補充庫存方面。以廣州為主要産地的服裝通過空運方式發送至世界各地進行銷售。

 

  

      除了SHEIN以外,在國外迅速增長的中國服裝電商平臺相繼出現。跨境通寶電子商務公司旗下企業運營的「ZAFUL」以歐美為中心線上銷售平價服裝。並很早就引進了直播帶貨及粉絲交流等功能,吸引了年輕人的關注。

 

      浙江執御資訊技術的電商平臺「Jollychic」也是以服裝為主,涉及品種廣泛,還擁有自己的結算服務。在中東地區擁有較高份額,模倣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集團,被稱作「中東的阿里巴巴」。

 

      實際上,SHEIN等新興服裝電商平臺在中國國內基本沒有知名度。因為這些企業專門面向國外銷售。中國市場通過淘寶等商場型電商平臺,銷售模式已基本固定,品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提供服裝行業諮詢服務的日本DemandWorks公司的代表齊藤孝浩指出,SHEIN等「放棄了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憑藉産地優勢,在海外開展業務」。

 

      但是,這些服裝電商與世界大型服裝企業在銷售額上還有差距。ZARA母公司西班牙Inditex集團的年銷售額超過3.5萬億日元,經營優衣庫的日本迅銷年銷售額達到約2萬億日元。

 

      中國企業的物流網絡也尚在發展途中。在美國從SHEIN上下單到商品送達通常需要10個工作日以上,但ZARA僅需2~4個工作日。低價格的優勢也容易遭遇競爭。齊藤指出,「儘管憑藉低價獲得了年輕消費者,如果出現其他低價商品,就可能會被搶走客戶。尚需要包括設計能力等在內的綜合實力」。

 

      政治也是令人擔心的因素。SHEIN等利用英語及當地語言運營網站,很多客戶並不知道這是來自中國的服務。不過,印度政府2020年6月禁用的APP中就包含SHEIN。背景是印度與中國在邊境的長期對立。

 

      美國川普政府以擔憂用戶資訊安全為由對源自中國的視頻APP「TikTok」實施了禁令。SHEIN等如果繼續快速增長,也有成為各國限制和制裁對象的可能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若杉朋子、廣州 川上尚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