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小米看中國手機在日本的價格優勢

2021/03/12


     中國5G智慧手機登陸日本市場,顯示出價格優勢,小米通過軟銀推出了不含稅不到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97元)的新機型。至今的日本終端市場,高端形象的iPhone仍受歡迎,但中國企業的「挑戰書」是否能引發價格破壞的浪潮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探索了相關動向。

   

     超高性價比5G——以這樣的宣傳口號於2月26日亮相的是軟銀獨家銷售的小米「Redmi Note 9T」。雖然是5G終端,但不含稅的價格僅為1萬9637日元,含稅為2萬16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95元)。在購機時與軟銀簽約,還可享受學生優惠,只要符合條件,能以1日元購買。

   

 

    在東京的家電量販店,發現早已擺到櫃檯上。店員表示「喜歡新款的顧客不斷有人來看樣機」。

 

利潤率在5%以下

 

     Redmi Note 9T配備4800萬像素的攝像頭,另一方面,相當於智慧手機大腦的SoC(系統級晶片)並非採用美國高通産品,而是採用台灣聯發科産品。被認為通過顯示器採用液晶,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小米是2019年底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企業。在2018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之前,因提出將智慧手機等硬體産品的利潤率控制在5%以下這一方針而聞名。這個方針表示意在廣泛向社會提供價格適中的商品,發出了有可能讓股東皺眉頭的罕見宣言。

    

    香港調查公司Counterpoint統計顯示,小米2020年的供貨量達到1億4580萬部,比上一年增加17%。由於美國制裁的影響而出售低價格品牌等原因,華為技術供貨量減少2成以上,兩者形成對照。

     

     2020年秋季美國蘋果上市的iPhone12系列支援5G,主要企業的5G終端均已問世。iPhone12即使是最便宜的mini,在日本的售價也達到7萬4800日元(約合人民幣4482元)。中國企業終端的價格優勢十分突出。

    

      中國企業5G終端的價格優勢的秘訣是什麼?根據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位於東京江東區)對小米「Mi10 Lite 5G」的拆解調查進行分析。

    


    

     在日本,這款小米手機最早由KDDI(au)在2020年9月推出。當初的價格為3萬8854日元,現在降為2萬9518日元(約合人民幣1769元)。

    

      Fomalhaut董事柏尾南壯首先指出小米此款機型是6.6英吋的OLED顯示器,生産商為南韓三星電子,但並非美國蘋果的iPhone12等高端機型採用的樹脂基板,而是採用了在玻璃基板之上塗佈三原色發光材料的老式面板。

     

 

      Fomalhaut認為顯示器的成本約為45美元。由於採用玻璃,存在厚度和重量等缺點,但與樹脂基板的OLED(100美元)相比,成本大幅下降。與液晶(40美元)相比略微提高,但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涉足,價格正在下降。

     

     被認為與顯示器一起為小米此款手機成本削減作出貢獻的是SoC。

    

     採用了美國高通的「驍龍(Snapdragon)765G」。柏尾表示,這種SoC「雖然不適合3D遊戲等複雜處理,但在智慧手機的一般使用中能發揮足夠的功能。

  

此外,柏尾表示這款小米手機「攝像頭的鏡頭數和像素並未降低,電池也配備了平均容量」。由於這款小米手機不支援5G通信之中尤其高速的「毫米波」的電波,天線的費用與4G沒有明顯差異。iPhone12系列僅面向美國市場支援毫米波,在日本等市場條件相同。

 

  直接採用供應商提供的通信模組

   

     與追求自主設計的蘋果和三星相比,「中國企業直接採用供應商提供的通信模組的情況很多」(供應商相關人士)等,有助於降低成本的簡潔設計也是特徵。

 

    5G智慧手機剛剛在2019年問世,但「5G=高額」這種局面已經瓦解。

     

     英國調查公司Omdia數據顯示,在世界5G智慧手機供貨中,400美元以下的終端在2019年幾乎不存在,但到2020年7~9月達到5成。

     


   

     2020年10~12月以後,隨著iPhone12的亮相,高端機型的銷售被認為出現增加,但小米和vivo等中國企業推出低於2000元的終端,推動了低價化。

    

      例如OPPO(歐珀)旗下的Realme2020年秋季在中國上市的5G終端「V3」發售時的價格為999元。價格便宜到了低於1000元。

    

     Realme號稱是「5G普及者」,試圖以低價格機型為武器,爭取對價格敏感的年輕人和新興市場國家。

    

     産品截至2020年底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在東南亞等市場提高了存在感。2020年的供貨量達到4240萬部,與上年相比增至1.6倍。

     

日本電器店裏的手機賣場

 

     供應商也為了抓住商機,擴大面向低廉終端的産品線。高通1月發佈的面向入門機型的SoC「驍龍(Snapdragon)480」在該系列中首次支援了5G。

     

    此外,中國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展銳(UNISOC)也使面向5G的SoC實現産品化,中國海信集團等正在採用。柏尾表示「與高通和聯發科相比,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中國在2015年發佈的高科技産業扶持政策中將5G等新一代資訊化技術定位為重點領域之一。低價終端的登場成為東風,到2020年底5G智慧手機等終端超過了2億部,而基地台達到70萬個,2021年計劃新建60萬個基地台,將覆蓋地區擴大至全國。

    

     日本BCN的分析師森英二預測稱,即使在日本,「5G終端佔智慧手機銷售的比率也將提高」。

    

     在世界範圍內,安卓佔8成以上份額,而在日本,iOS則接近5成,蘋果備受歡迎。中國企業通過低價終端發出的「挑戰書」能否改變日本智慧手機市場的格局?在安卓終端市場,有可能出現高價格和低價格的兩極分化。

     

     另一方面,森英二表示「即使終端普及,5G電波無法覆蓋的地方很多,基地台建設成為課題」。

    

     隨著日本5G終端的普及,大容量視頻和遊戲等的需求增加,採用虛擬現實(VR)的內容有望擴充。智慧手機終端的開發和銷售競爭很可能對日本5G相關新産業的發展産生巨大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若杉朋子、龍元秀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