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業務低迷,丟失的份額被誰拿走?
2021/06/30
中國華為技術的競爭力下降的局面仍未踩下煞車。由於中美對立的影響,主力的智慧手機業務的全球份額下滑,通信基礎設施的增長也有所放緩。另一方面,南韓三星電子和瑞典愛立信的份額在擴大。圍繞華為失去的份額的競爭或將日趨激烈。
![]() |
華為在MWC的展位(6月28日,巴塞隆納) |
世界最大移動終端相關展會「MWC」於當地時間6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幕。華為參加了展會,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在29日的演講中表示,ICT産業的創新已超越了電信行業本身,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尤其是5G的持續創新,將為全球經濟、ICT産業發展、運營商帶來更多價值,將點亮全行業更美好的未來。不過,當前華為面臨著競爭對手的攻勢。
「第一季度歐洲智慧手機市佔率小米超過蘋果,首次達到第二」,5月,小米集團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強調了小米的強勁表現。調查公司Canalys的統計顯示,1~3月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85%,份額達到23%。
小米大幅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華為的下滑。由於美國政府2019年出台的禁令,華為無法使用美國谷歌的應用商店,美國又于2020年9月加強限制措施,半導體的採購受到嚴格限制,華為難以像以前那樣生産智慧手機。1~3月華為在歐洲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減少81%,市佔率為3%,跌至第5位。
在全球範圍也呈現相同局面。據Canalys統計,按出貨量計算,華為的智慧手機全球份額曾在2020年4~6月躍居首位,但2021年1~3月跌至第7位。而三星在歐洲、東南亞和非洲擴大份額。南韓SK證券的調查顯示,2021年1~3月三星在各個市場擴大了份額。
![]() |
目前,在通信基礎設施領域華為也在減速。
6月22日,瑞典的法院駁回了華為的主張,認為為了確保國家安全,政府的禁止措施是合法的。瑞典政府2020年10月禁止華為參與瑞典的5G基礎設施建設。華為對此表示不服,要求叫停,但未被認可。
美國政府主張華為參與5G存在安全保障方面風險,呼籲同盟國等排除華為。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響應,在2020年7月英國決定排除華為以後,歐洲對華為的壓力也在加強。
從中受益的是愛立信等。愛立信的5G商用合同截至2020年底達到122件,在1年裏增加了44件。在通信設備領域,華為排在世界首位。據美國調查公司德羅洛集團(Dell'Oro Group)統計,華為通信設備銷售額的全球份額2020年為31%,達到排在第2、3位的愛立信和諾基亞的約2倍。但是,2021年1~3月降至27%,愛立信和諾基亞分別小幅增長。
對通信企業而言,無法使用低價格的華為設備會導致成本增加。英國政府估算稱,抵制華為導致英國國內通信企業的負擔增加20億英鎊。
不過,排除華為的行動沒有放鬆的跡象。競爭對手爭奪華為失去的份額的局面或將持續下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 川上尚志、巴塞隆納 佐竹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