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於準通縮狀態?
2014/10/16
![]() |
「金九銀十」,在中國,國慶節長假前後的9月和10月是被喻為「金、銀」的最大商戰期間,而物價也易於上漲。但在今年的國慶節長假期間,零售和餐飲業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2.1%,相比上年的13.6%出現增速放緩。此外,9月新車銷量較上年同月增長2.5%,處於2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消費低迷的背景是波及全國範圍的住宅降價。在中國,個人增加資産的一般手段是購買住宅。但現在房地産行情陷入冷卻。
當局也在積極採取對策。中國央行通過10月14日的公開市場操作,將適用利率從3.5%下調至3.4%。而9月18日剛剛進行過下調,1個月內進行了第2次下調。9月底,為了促進改善型住房需求,放寬了有關住宅貸款的限制。央行計劃以「微調整」來支撐經濟。
在市場上,越來越多意見呼籲推出下調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更加明確的貨幣寬鬆政策。但是,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進入10月後仍然表示將維持過去的穩健貨幣政策,對全面放寬貨幣政策保持了慎重姿態。
一名中國國有金融機構高管表示,如果轉向貨幣寬鬆的信號過於強烈,有可能導致房地産投機重燃、經濟結構調整速度放緩。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