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國企改革考驗中國領導層決心

國企改革考驗中國領導層決心

2014/09/22

PRINT

  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新一屆領導層上台執政已一年半有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外的強硬姿態和對內保守傾向也逐漸顯現。然而,國內外如今討論的焦點卻仍然是習近平對於改革到底有多大的決心和進行到底的姿態。在這種背景下,考驗其改革力度,同時也是當前最優先課題的國企改革正在加速推進。

 
 李克強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發表主題講演(Reuters-Kyodo)
  「今年後四個月,政府將抱定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推動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改革」,中國總理李克強9月10日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演講中如此強調。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所謂重點改革,就是國有企業改革。

  那麼,為什麼選擇國有企業為改革目標呢?一位共産黨相關人士稱,如果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成功,那麼「當代中國面臨的各種社會矛盾將都可以找到解決道路」。現在的中國,存在社會、機構效率低下,貪腐橫行等構造問題。貪腐甚至嚴重到了沒有賄賂就辦不成任何事的地步。而效率低下和貪腐橫行兩大問題的典型就是「國有企業」。各國有企業的資本效率都在逐年惡化。不僅如此,國企和行政機關的勾結産生了特權,完全成為了腐敗的溫床。

     允許民間和外國資本參股國企

  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詞之一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允許民間和外國資本參股國有企業。其意圖是減少來自政府的干預,將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以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時,還希望促使公司治理結構更加透明,加強對違規支出的監督,打破國有企業貪腐橫行的「商業慣例」。

  14日,大型國有石油企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宣佈,將出售旗下汽油銷售子公司合計29.99%的股權,允許國內外25家企業參股。同時,最大國有綜合性企業中信集團(CITIC)在8月下旬事實上進行整體上市之前,將超過15%的股權出售給27家企業。日本的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和瑞穗銀行也成為了股東。

  中國政府7月選擇大型糧食企業中糧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等6家國有企業作為改革試點企業。就在此後,因為預計將有更多國有企業開放資本,在北京開始出現尋求參股的外國人每天造訪國企總部的情形。

  中國領導層選擇加快國有企業改革,與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強不無關係。此前,伴隨經濟快速發展,財政實力似乎被認為雄厚到了無窮無盡的地步,而這樣的日子已經成了歷史。陷入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不斷出現。為了保持經濟發展,今後必須有效利用國家有限的經濟資源,這種緊迫感正在加強。政府投入國有企業的資本正是經濟資源的一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4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