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吃不下人民幣貶值猛藥
2015/10/13
星巴克拿鐵咖啡:中國510日元、日本399日元
在中國的星巴克咖啡店裏,拿鐵(中杯 TALL 12oz 360ml)的價格為27元(約合510日元),在日本則為399日元(含稅)。從日元不斷貶值的日本的角度來看,感覺中國的物價較高,若放眼全球又是怎樣呢?我們參考一下瑞士金融機構UBS在9月份發佈的國際物價比較。這是在對122種商品及服務的價格進行調查後換算成指數,以紐約為100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北京為53.2,上海也達到54.3,儘管低於東京的70.6,但高於柏林的51.3、馬德里的50.4。
![]() |
高物價、高房價容易引發普通民眾的不滿情緒,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消除這一隱憂。現在房價下跌,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從2011年的5%以上降至1%的水準。但副作用也很明顯:房價下跌導致內需低迷,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也在增加。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8月份同比下降了5.9%。許多觀點認為,只是由於食品價格上漲才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為正數,但實際上已經接近通貨緊縮。
讓人聯想起90年代的日本
2012年秋誕生的中國新一屆領導層控制住了高增長時代的高物價、房價猛漲局面,因而受到廣泛好評,但現在正面臨著通貨緊縮的風險。中國在2008年爆發雷曼危機後採取經濟刺激措施,導致生産嚴重過剩和房地産開發一擁而上,無論是工業産品還是住房都出現過剩。加上人口增長放緩,使得國內需求乏力。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
時任日本央行總裁三重野康為壓制因80年代末泡沫經濟而造成的地價瘋漲,採取金融緊縮政策,從而開啟了深不可測的通貨緊縮之門。為避免重蹈日本「失去的20年」的覆轍,中國應當制止物價下滑,防止人民幣升值。這就需要採取大膽的金融寬鬆。或許有必要實施中國版量化寬鬆(QE),或者説中國版的「安倍經濟學」。這一措施在提升瀕臨通貨緊縮的國內價格的同時,還通過誘導人民幣貶值來擴大出口、振興經濟。
![]() |
UBS還以購買一個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需要工作多長時間進行了比較。東京只需10分鐘,而上海則需要35分鐘,北京更是需要42分鐘。在目前工資水準這麼低的狀態下,如果房價繼續上漲,食品等進一步通貨膨脹,結果會怎樣呢?對於普通民眾來説,擁有自己的住房將更加遙不可期,而巨無霸漢堡也變成了奢侈品。貧富差距之大讓人難以想像,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的不穩定。
中國民眾對通貨膨脹敏感
「中國民眾對通貨膨脹非常敏感。會引發通貨膨脹的人民幣大幅貶值政策根本不可能實施」,丸紅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分析師鈴木貴元這樣斷言。當然,人民幣貶值政策不僅是導致國內經濟動盪的因素,還容易遭到國際上的批評。如果人民幣貶值導致中國購買力下滑,進口減少,還可能導致全球陷入新的危機。雖然中國也想像歐美日那樣,通過量化寬鬆政策誘導人民幣貶值來實現經濟復甦,但目前國內外均不具備可以耐得住這一猛藥的條件。
![]() |
大連的超市裏 |
目前,中國讓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估計很低。這種情況下,中國是否會陷入失去的10年或20年,這點姑且不論,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手持大量人民幣的中國遊客還會湧向日本,繼續在日本瘋狂購物。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總局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