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活動」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在閱兵式之後,招待宴會、文藝演出等華麗活動持續一天,中國媒體大篇幅報道活動的成功。
在完成這項活動之後,中國領導層的政權運營重心將轉向「外交」和「經濟」的可能性較大。
在外交方面,9月下旬的習近平訪美將成為最大課題。中美之間目前圍繞中國在南海填埋岩礁等存在摩擦,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表示,中方不希望關係進一步惡化。在通過訪美尋找妥協點。
與9月3日演講時避免直接批評的日本的關係改善也將提上日程。在2日的中韓首腦會談中,還就最早於10月底時隔3年半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達成了一致。利用這一機會,中國領導人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第三次首腦會談也進入視野。
在經濟政策方面,將於10月召開的黨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將成為焦點。屆時將商討2016年起始的「十三五」規劃的內容。5年計劃是中國中期經濟運營的基本方針。
在中國專心準備9月3日閱兵的這半年裏,中國的經濟出現了超出想定的減速。上證指數現在已經從6月中旬的最高點下跌了近40%。
8月在沒有充分説明的情況下,中國央行突然下調匯率中間價,結局是招致全球股市骨牌效應。在匯率中間價下調後不久,天津港發生大爆炸事故,雖然扣押了相關人員,但造成事故原因、有害物質等情況還沒有更多的資訊。
當前的中國經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股價下滑等短期市場動向的影響。中國領導層也可能在市場壓力下,被迫追加大規模財政投資等具有即効性的經濟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局長 山田周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