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三五增長率目標之爭

2015/10/29


  中國領導層已開始討論十三五規劃中下調經濟增長率。目前的目標是7%,但針對十三五規劃出現了6.5%的方案。有觀點認為除了經濟減速之外,由於勞動力減少和對環境保護的顧及,很難避免一定程度的增長放緩。不過,出於重視穩定增長的立場,仍有意見對下調持慎重態度。

  新華社(英語版)10月27日以援引專家意見的形式報導稱,中國在下一個五年規劃期間內,將容忍並能實現年平均6.5%的增速。

  中國通過五年規劃確定中期的經濟政策方針。中國共産黨自10月26日起召開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簡稱五中全會),正在進行習近平領導層首次制定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的最終討論。在29日閉幕時有望發佈顯示規劃大體框架的公報。

 
 根據今年為最後一年的十二五規劃,設想年平均增速為7%,但實際增長率有望接近平均8%。不過,目前經濟正在減速,今年7~9月增長率比上一年同期增長6.9%,時隔6年半跌破7%。

  如果勉為其難地提高增長率,環境破壞等矛盾有可能進一步加劇。普通百姓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正在提高,因此很多觀點認為在下一個五年規劃中,預期增長率的下調難以避免。

  另一方面,中國領導層提出到十三五規劃最後一年的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GDP)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目標的達成需要今後5年平均最低增長6.5%以上。同時大多數觀點認為,為了避免就業發生嚴重問題,穩定增長的目標將定為6.5~7%。

  在黨內,容忍增長放緩和維持穩定增長這2種意見似乎正在相互交鋒。中國相關人士表示,「增長放緩至6.5~6.9%已納入視野,但黨內意見仍然存在分歧」。這是因為有觀點擔心,隨著降低增長率目標,維持穩定增長的黨內要求會放鬆,實際增長放緩有可能超出預期。

  因此,還有方案把增長率定在「6.5~7%」,使預期具有彈性。27日新華社的報道也有為預期增長率下調鋪路的意思。不僅是國內輿論,還意識到海外市場,似乎希望強調的是即使經濟增長略微放緩,從中期來看仍能保持穩定增長。

  五中全會閉幕時不會公佈下一個規劃中的預期增長率等數值,將在通過規劃的2016年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發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