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聽到通貨緊縮腳步聲
2015/11/12
![]() |
「我打算從公司辭職,開一家四川菜館。已經放棄買房」,在河南一家國有煤礦公司擔任管理人員的一名37歲男性感到無奈。這是因為在去年之前,年收入曾達到30萬元以上,但在今年春節以後,每月只能拿到不到2千元的基本工資。
在其年收入減少90%以上的悲劇的背後,存在著襲擊中國製造業的通貨緊縮壓力。煤炭國內價格在過去1年半時間裏下跌了約2成,減産情況相繼出現。10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下跌了5.9%,連續44個月低於上年,原本就面臨産能過剩的鋼材和水泥等的産量更是持續低於上年。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為了緩解企業的困境,先後進行了降息,但企業的貸款利率並非迅速下降。實際債務負擔出現增加的企業還在減少投資,1~10月固定資産投資僅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增速與1~9月相比下降0.1個百分點。這一水準僅為去年全年增速的60%多。
![]() |
此外,價格正持續復甦的住宅市場也缺乏拉動經濟的力量。庫存構成沉重負擔,1~10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僅增長2%,增速比1~9月下降0.6個百分點。從此前增長2~3成屬於理所當然的中國來看,這一增速等同於零。
中國經濟並未失速的原因之一在於個人消費仍然堅挺。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銷售額)比上一年同月增長11.0%,增速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低價」而且「便利」的電子商務正在實現迅速增長。另一方面,大型實體店舖在總體上陷入苦戰。
9月底,位於內陸地區重慶市郊外的奧特萊斯購物中心關門,這裡經銷「普拉達」等奢侈品牌,去年底才開始營業,但不到1年時間就被迫關門。
習近平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表示要促進過剩産能有效化解、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産庫存。對於缺乏火車頭的經濟,中國高層具有強烈危機感。出台追加貨幣寬鬆等進一步經濟刺激舉措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