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佈局歐洲落腳點
2016/01/13
![]() |
比雷埃夫斯港 |
位於雅典市郊的比雷埃夫斯港擁有希臘最高的貨櫃年吞吐量,即使放在歐洲也是屈指可數的大型港口。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是通往西歐和非洲的海上物流樞紐。對於在歐洲沒有盟國和友好海上基地的中國來説,這正是一個「夢寐以求的大型海陸通道轉机站」(日本大型海運公司)。
中遠集團已在2009年出資40億歐元,取得了比雷埃夫斯港35年的碼頭經營權。並在當地增設碼頭,主導引進新型起重機,逐步形成了「中國港口」的既成事實。以正式收購運營公司為契機,中國正加速實現「據點化」,這一舉動的目的主要有2個。
![]() |
其次可用作軍事基地。中國政府描繪的構想是將比雷埃夫斯港作為本國海軍的補給基地來使用。2015年2月中國海軍最大登陸艦「長白山」號在此靠港,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登上軍艦,宣示了兩國的蜜月關係。如果能以經濟為突破口加深相互合作,就有可能把這個地中海港口納入到中國的安全保障戰略中來。
中國還在東歐等地進行著同樣的基礎設施投資。中國鐵路總公司2015年12月開始建設連接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全長350公里鐵路。中國的國有企業聯合體還決定在土耳其收購大型港口。其戰略構想就是先從土耳其到希臘、中東歐的廣大地區建設交通網,然後再把影響力擴大到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
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暗含對抗美國的意圖。2015年10月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達成協定,美國重視的是在沒有中國參加的情況下決定貿易、投資規 則。一帶一路具有對抗這種封堵中國的側面。
但中國也面臨著諸多難題。由中國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儘管有許多已經在東南亞開工建設,但設計粗糙和建設延遲的問題被認為非常明顯。中國主導的國際性金融機構亞投銀行(AIIB)去年年底正式成立,但如果中國只按對本國有利的方式來運營,恐怕要招致創始成員國中的英德法等國反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阿部哲也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