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好景難長」?

2018/04/16


      2017年形勢大好的中國鋼鐵業在進入2018年後早早的迎來了「盤整期」。受美國的鋼鐵進口限制影響,目前的鋼材價格比2017年的高點下跌了2成。由於有效削減過剩産能,寶鋼股份等中國7家鋼鐵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合計在2017財年(截至2017年12月)同比增至2.6倍,實現迅速復甦。雖然各公司強調受進口限制的影響有限,但股票市場的反應卻較為悲觀。

            

被關閉的「地條鋼」工廠的生産設備已經拆除(4月9日,江蘇省常州市)

   

      2017年曾實現V型復甦   

 

    4月10日,在寶鋼股份舉行的投資者説明會上,該公司財務總監吳琨宗樂觀地表示,1億噸鋼鐵規模是中國寶武的未來目標。據稱,寶鋼股份的年産能全集團達到7千萬噸。2018年在政府提出中國整體削減3千萬噸産能的背景下,寶鋼卻宣佈規模擴大至1.5倍。這被解讀為其對進一步併購(M&A)顯示出熱情。

 

    寶鋼股份2017財年的凈利潤同比增至2.1倍,達到191億元。除了該公司的母公司、原寶鋼集團(上海市)和原武漢鋼鐵集團(湖北省)合併帶來的成本削減效應之外,鋼材價格上漲也對業績增長作出貢獻。

     

  

    鋼材價格上漲是中國舉全國之力推進過剩産能削減的結果。其他6家上市公司也從中受益。包括寶鋼在內的中國7家鋼鐵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在2017財年合計達到354億元,與全行業出現虧損的2015年財年相比,實現了V型復甦。

  

    在距上海市以西約230公里的江蘇省常州市。當地企業三元鋼鐵關閉了2條生産線,其中1條的設備已被拆除。

 

     「去年(2017年)10月就停産了」,只剩下數名的員工似乎並不願多説。這裡生産的鋼材被視為違法的「地條鋼」,不得不在事實上歇業。剩下的鋼材已經生銹,運輸廢料的卡車進進出出。

 

     地條鋼是以簡易設備融化廢料進行生産,成分和品質不穩定。此前,一旦行情改善,供給就會激增,一直是導致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中國截至2017年淘汰了1億4千萬噸地條鋼的生産設備。除此以外,中國在2016和2017年還削減了約1億2千萬噸産能。

 

     中國全年達到12億噸的鋼鐵産能目前減少了1成,而打擊地條鋼也對行情改善作出貢獻。熱軋捲的期貨價格2017年9月曾創出每噸4400元的高點,上漲至跌破1700元的2015年11月的2.6倍。

 

     不過,進入2018年,這一行情似乎迅速迎來了盤整期。受美國進口限制的影響,期貨價格暴跌。目前徘徊在3400~3500元間,已經低於2017年的平均價格(3600元)。

    


  

     隨著行情調整的長期化,「遲早將對業績構成影響」(調查公司「金聯創」的分析師張金平)的聲音正在逐漸加強。

 

     一方面,佔鋼材需求大部分的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前景也不明朗。開發投資增速僅為1位數,北京和上海等主要城市的住宅價格轉為盤整。同時,汽車銷售也欠缺強勁勢頭。

 

     中國地方的中小鋼鐵企業等躲避政府的監管、再次增強産能的風險也難以否定。政府已提出方針稱,到今年中期,對於是否存在重啟地條鋼生産的情況加強監管。

  

     寶鋼股份認為,2018財年銷售額將低於2017年財年的2890億元,跌破2800億元。雖然著眼於鋼鐵行業的再次重組,但目前將被迫採取旨在改善收益的腳踏實地的舉措。

  

       股票市場反應悲觀

 

      寶鋼股份與河鋼等中國大型鋼鐵企業的股價與2月底相比接連下跌了2位數。從跌幅為1%左右的上證綜合指數整體來看,鋼鐵的股價下跌也較為突出。以中美摩擦的激化為開端,雖然鋼鐵行業宣稱對美出口規模很小,但股價復甦有限。

  

     寶鋼股份的股價4月11日跌至8.78元。2月底曾為10.04元。10日財報發佈後一度上漲,但買盤迅速消失。在中國7家大型鋼鐵公司中,除了持續停牌的2家之外,5家的跌幅達到12~17%。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李新表示,鋼材對美出口2017年僅為118萬噸。強調稱從中國整體産能來看微乎其微。但實際上,似乎還存在經由越南等國的迂迴出口,這正在導致有可能出現供過於求的擔憂。

  

     中國國內的過剩産能削減也已過頂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宣佈的2018年産能削減規模僅為3千萬噸。與過去2年削減約1億2千萬噸相比,速度將放緩。

 

     中國大型鋼鐵企業股價也反映出了市場對鋼材行情走向的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