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和消費增長減速 強化理財産品監管
2018/06/15
中國的投資和消費表現疲軟。6月14日發佈的固定資産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均大幅放緩。其背景是中國強化了對繞過銀行進行融資的「影子銀行」等問題的金融監管。雖然出口表現堅挺,不過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的減速傾向似乎增強,中國領導層的政策運營備受關注。
辦公室和工廠建設等固定資産投資1~5月累計同比增長6.1%。增速比1~4月回落0.9個百分點,創下1995年統計開始以來的最低水準。
![]() |
武漢的高層住宅樓群 |
固定資産投資減速的主要原因是機場和道路等基礎設施投資回落。1~5月僅同比增長9.4%,增速比1~4月回落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過去這麼多年的固定資産投資持續保持高增長,多年固定資産投資都在20%左右,經過多年固定資産投資的快速發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過去相比,基礎設施這種大幅增加建設的需求與過去相比是有所減弱的」。
消費也表現疲軟。顯示百貨店和網際網路銷售零售額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僅同比增長8.5%,創下2003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單價較高的汽車的零售額低於上一年同期。雖然存在消費旺盛的假日比去年少這一特殊原因,不過增長率低於2位數的情況已經固定下來。
此外中國強化金融監管也對經濟産生了影響。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統計,5月顯示企業和個人貸款總額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了7608億元。增長額比4月減少一半,創下2016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這是因為,企業間融通資金的委託融資、信託融資和承兌匯票等銀行的「表外融資」減少了4215億元。
![]() |
其背景是中國強化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在難以盈利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存在銀行通過銷售理財産品籌集存款者資金,對地方基建項目實施迂迴融資的情況。不過,對作為「影子銀行」資金來源的理財産品的銷售進行了限制,流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出現減少。中國還限制住宅貸款等個人貸款,上述舉措可能對消費産生了影響。
需求項目中,唯一表現堅挺的是出口。5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12.6%,維持較高增速。進口也大幅增加26%。堅挺的出口推高了生産,5月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半導體和汽車的生産也出現擴大。
不過,在市場上有觀點認為中國企業在中美貿易摩擦導致關稅上調前加緊擴大了進出口,毛盛勇也承認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美國定於近期公佈對華301調查最終制裁清單。啟動制裁關稅後表現活躍的貿易可能出現放緩。
中國的經濟政策在顧及結構改革和經濟發展之間調整。在景氣下行壓力增強的當前局面下,將採取經濟刺激政策還是堅持改革路線?7月將舉行決定下半年經濟運營方方針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屆時是否會顯示出經濟政策的新方向?各方正拭目以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