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投資走到岔道口

2019/10/15


  中國對已開發國家的直接投資正在銳減。2018年對歐洲和澳大利亞的投資大幅下降,對外總投資1430億美元,同比下降10%,連續2年低於上年水準。原因是各國越來越警惕技術向中國轉移,紛紛進行投資限制。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也在減少。受到貿易戰影響的中國對外投資政策走到了岔道口。

 

  

  中國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了《2018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對金融機構的投資也包含在內。按投資領域劃分,金融領域2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但金融以外的投資為1213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3%。

 

  投資額為2014年以來的最低。由於民間企業的投資高潮,中國2016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96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在政府限制對海外房地産和娛樂産業投資後,2017年轉為下降。中國企業的併購(M&A)同比減少38%,滑落至742億美元(包括未納入到對外直接投資的部分)。

 

  按地區劃分,向歐洲的投資為65億美元,同比減少64%。原因不僅是2017年中國對瑞士企業大型併購帶來的反彈。向德國、英國的投資也都減少一半,在法國則是撤回的投資超過新增投資。澳洲為19億美元,也減少了53%。對日本和美國等G7國家的投資額在2016年合計261億美元,隨後連續2年下降,2018年滑落至122億美元。

 

  其背景是投資限制。美國川普政府從2017年起加強對中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審查,中國對美投資在2017年同比減少了62%。2018年這一潮流擴大到歐洲。德國2018年夏季事實上阻止了中資企業對德國精密儀器廠商的收購,法國也在2018年2月針對中資企業為第一大股東的機場,放棄了追加出售政府持有的股份。

 

  2018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的投資為178億美元,也同比減少11%,時隔2年再次下降,在總體對外投資中的佔比也略微下滑。金融領域的投資出現大幅下降。

 

  中國可能意識到了投資對象國的債務問題,對過剩投資踩下了煞車。中國領導人2019年4月在一帶一路峰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要確保對象國財政上的可持續性。

 


  

  對巴基斯坦、塔吉克、馬爾地夫等8個國家,中國在2018年的投資額為10億美元,同比減少55%。在蒙古、巴基斯坦、馬爾地夫和吉布地,撤回的投資超過了新增投資。

 

  為避開美國加徵關稅,還出現了尋找替代産地的動向。中國對越南的投資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51%。向孟加拉國投資5億美元,為上年的5.5倍,向墨西哥投資3億美元,為上年的2.2倍,均呈大幅增長。由於人工成本上漲,中國企業正在推進工廠向海外轉移,貿易戰更是加速了這一動向。南韓、以色列對技術轉移的擔憂不像歐美那麼強烈,對這兩個國家的投資也出現大幅增長。

 

  中國與非洲有著傳統的友好關係,2018年對非洲的投資同比增長31%,達到53億美元。對剛果民主共和國、尚比亞、莫三比克、南非等國家無論是投資額還是增長率都處於較高水準。中國不僅是為了獲取礦産資源,還有可能將非洲定位於未來的增長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