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這時還買房
2020/07/20
中國2020年4~6月的實際經濟增長率轉為正增長。作為推高經濟的因素,不容忽視的是住宅的強勁銷售。中國人為何現在要買房?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走訪了北京市與河北省。
北京市酒仙橋地區因眾多藝人居住而聞名。7月初,新建住宅的展廳連工作日上午都充滿帶著孩子的看房客。這是每平方米9萬8000元的高端項目,但銷售人員表示「全部400套,僅6月就銷售了50套,賣得非常好」。
![]() |
售樓處連工作日上午也很熱鬧(7月,北京市內) |
望京地區匯聚了網際網路企業和廣告代理商。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北京總部對面,住宅建設正在推進。雖然屬於最便宜的房子換算成日元也超過1億日元,但負責銷售的小孫説:「在4月開盤首日,400套通過網際網路當天售罄」。根據北京市的政策,只有在望京工作或具有望京戶籍的人才有資格購買,因此單價比周邊的項目低1~2成。小孫表示「沒有打廣告,僅向望京的企業發了郵件,通過SNS(社交網站)進行了宣傳」,拿高薪的公司職員等因看好低價格而趨之若鶩。
培訓機構講師小趙,今年24歲,4月在父母家所在的北京市石景山區購買了二手房。面積60平方米,總額300萬元。首付款為150萬元,申請20年的住房貸款,每月償還9000元。作為熱門講師,小趙的月薪多的時候超過7萬元,但「花錢大手大腳,沒有存款」。在父母親的建議下決定買房,到處看二手房。「改裝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挺有趣的。房子的資産價值不會減少」,傾向於購房。
![]() |
最後的決定性因素是價格。「因新型冠狀疫情影響,每平米單價比去年降低了幾千元,已經不會再降了」。小趙調查了在北京肆虐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時的房價。小趙説:「當時北京的房價降了。對‘歷史重演’感到吃驚」。
非典疫情於2003年4月在北京迅速擴大,之後5月的新建住宅的平均價格比上月下跌了4成。在6月非典結束後,自秋季開始,北京掀起購房熱潮,價格也出現上漲。在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由於堅挺的銷售,2020年5月的二手房價格比上月上漲了1.8%。
房屋暢銷的不僅限於北京。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整體的住宅銷售額已從1~2月比上年同期減少35%恢復至5月的增長16%。5月的零售業營業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減少3%,兩者形成對照。與住宅一起被購買的傢具、家電和建材的銷售額也從4月之前的下滑恢復為5月的聯袂上漲。
政府下屬研究機構的經濟學家表示,如果包括拉動效應在內,房地産業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達到2~3成。中國有個説法叫「房地産是經濟發展的夜壺」,在經濟下滑時,國家往往刺激房地産交易。雖然表面上並未解除對房地産泡沫的警戒,但受到稅收和就業機會減少困擾的地方政府正在悄悄放鬆限制。
在北京正中心向東40公里的河北省燕郊。7月走訪時發現,在離開高速公路的道邊停著數輛汽車。敞開的後備箱裏立著「開發商直銷 70年産權 首付30%」的廣告。從折疊椅上站起來的男子説:「要不要房?不是河北省的戶籍也能買」。
![]() |
在路邊銷售住房(7月,河北省燕郊) |
燕郊為應對房地産上漲而採取了嚴厲的銷售限制。2017年達到每平方米3萬5000元的平均單價目前降至2萬1000元,下降了4成。僅是北京的一半以下。非河北戶籍不能購買住房的限制舉措表面上仍被維持,但自4月起悄悄放寬了限制。因此,看房客從北京大舉湧來,5月銷售了900套,6月銷售600套。相比去年的月平均130套出現激增。
燕郊是位於北京和天津之間的河北省的「飛地」。雖然屬於河北,但住宅價格低廉,作為北京的住宅城(BedTown)而實現發展,但新型冠狀病毒導致情況明顯改變。進入北京的檢查站的檢查日趨嚴格,一名家住燕郊的公司職員表示3月時「早上7點離開家,到達北京的公司是在下午3點」。而在6月北京發生新冠病毒的「第2波」之後,從北京返回燕郊時也需要檢查,「傍晚6點走出公司,到家是在夜裏10點」。由於新冠病毒疫情,住宅地原本的價值會顯現,當地政府似乎也不得不放寬限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