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總財富超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2021/12/20
美國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土地和住宅等資産減掉負債的中國凈資産(國家總財富)已超過美國。原因是房地産導致資産估值膨脹,佔到世界整體的23%。1990年超過美國的日本的國家總財富因泡沫破裂影響而減少。中國也擔心房地産正在加劇金融風險。
美國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最近發佈了關於主要國家的國家總財富的調查報告。對象是佔全球國民收入6成的10個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日本、墨西哥、瑞典、英國、美國)。計算了1970年以後每年的各國凈資産。
![]() |
2020年世界整體的凈資産達到510萬億美元,增至2000年(160萬億美元)的約3倍。按國家來看,中國達到120萬億美元,增至17倍。而從份額來看,中國為排在首位的23%,美國的17%(89萬億美元)和日本的7%(35萬億美元)次之。中國的國家總財富在2013年首次超過美國,2020年達到美國的1.3倍。
中國的凈資産大幅增加的背景是房地産市場的過熱。房地産智庫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統計顯示,50個主要城市的住宅價格2020年漲至平均年收入的13倍,相比2015年的10倍進一步走高。廣東省深圳市達到40倍,上海市達到26倍,在大城市,房價已經讓民眾難以企及。
因應對新冠疫情的貨幣寬鬆而充斥的投機資金推高了住房價格。中國沒有全國統一的固定資産稅和遺産稅。持有成本低,房産不易流入二手市場,這也推高了價格。
從納入調查對象的10個國家平均來看,住宅價格漲至2000年的3倍。認為「房地産不會出現價格崩盤」這種看法根深蒂固的中國則達到5倍。還産生了地方財政日趨依賴通過向房地産開發商出售國有土地使用權獲得的收入等扭曲的現象。
報告顯示,凈資産額超過美國的國家只有中國和因泡沫經濟而沸騰的199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1990年的日本份額為23%,比美國高1個百分點。那是據稱「東京中心的土地價格能買下整個美國」的時代。
凈資産額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也接近。日本在1990年頂峰時達到8.3倍,而中國在2020年達到8.2倍。
房地産價格造成中國城市地區的生活成本上漲。中國領導層以「共同富裕」為旗幟,將房地産投機的抑制列為優先課題之一。
![]() |
恒大集團在河南洛陽未完工的住宅樓(資料圖,Reuters) |
但是,快速收緊政策有可能通過房地産價格暴跌,動搖金融系統,招致經濟的長期停滯。在日本,原大藏省1990年出台的房地産貸款的總量限製成為泡沫破裂的導火線之一。
中國在12月8~10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調整房地産調控政策的方針。其態度是在繼續遏制投機的同時,還將顧及減速跡象加強的經濟。房地産問題的軟著陸已成為中國的重要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上航介、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