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擱置降息,經濟政策重點是半導體
2023/09/21
中國經濟復甦緩慢。由於房地産市場低迷加長,消費也缺乏強勁勢頭,但目前出台的對策似乎缺乏力度。這反映出比起眼前的經濟增長,中國更重視培育半導體産業等著眼於「卡脖子」的經濟安全保障的態度。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9月20日沒有降息。在定位為事實上的基準利率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貸款優惠利率)中,作為對優良企業貸款利率參考的1年期維持在3.45%,作為住房貸款利率基準的5年期以上的利率維持在4.20%不變。
8月份將1年期利率下調0.1%。8月住房貸款等面向家庭的中長期的新增貸款比去年同月減少4成,市場上有預測認為9月將實施5年期以上的降息。
![]() |
北京的建築工地現場(2023年6月) |
擱置連續降息的原因之一是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由於中美利率差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入9月後創出了2007年以來的新低。進一步降息將導致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長達2年的房地産低迷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中國經濟復甦乏力。雖然正在尋找解決對策,但放寬房地産限制等此前出台的對策缺乏力度這一感覺難以否認。
在雷曼危機爆發的2008年,中國出台了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措施。此次也有專家呼籲實施數十萬億元規模的財政刺激,但看不到採取行動的跡象。
也有分析認為稅收難以增加。美國研究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認為「中國稅制此前依賴的投資驅動型增長正在結束,財政能力非常有限」。
2022年的稅收總額為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3.8%,與2014年的18.5%相比下降了近5個百分點。榮鼎諮詢認為,與基礎設施和房地産投資一起,稅收增長也在放緩。
中國正在將有限的預算用於半導體國産化等經濟安保領域和純電動汽車(EV)等製造業的培育。在美國加強尖端半導體等對華管制的背景下,中國出現成立3000億元規模的半導體基金這一構想。
中國2015年提出了到2025年躋身製造強國行列的方針。在提高半導體自給率的同時,還確定了新一代資訊技術、工具機和新能源汽車等10個重點領域,一直增加政府補貼。
中國諮詢公司Wind的數據顯示,中國A股上市企業獲得的政府補貼2015年約為1250億元,到2022年增至2倍的2500億元。
相比之下,對於已開發國家在新冠疫情下實施的對家庭的直接補貼等則持謹慎態度。
就業的改善滯後,由於對未來的擔憂,家庭的節約意識加強。陷入通貨緊縮經濟、低增長成為常態的隱憂還沒有消除。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