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下跌或走向長期化
2014/06/19
![]() |
在重慶市,最近起售的一處高級住宅樓在當地引發了關注。這是因為在開盤之前被認為售價將達每平方米約1萬3千元,但開盤後的實際售價卻低於1萬元,相比預期降價了20%以上。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分析稱,部分城市由於庫存壓力較大,加上近期市場預期不明,購房者持觀望情緒,一些房企推出促銷優惠,導致房價有所下降。
由於銷售低迷,新增投資也出現放緩。今年1~5月房地産開發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4.7%,增長率比1~4月下降了1.7個百分點。房地産投資對中國經濟起到拉動作用,同時普通百姓也致力於通過購買住宅來實現資産的保值增值。如果住宅價格持續下跌,消費者心理將趨於冷卻,銀行的房地産融資出現不良債權的風險將上升,有可能進一步拖累經濟。
![]() |
但是,中國政府對於住宅行情過熱存在強烈的警惕感。似乎並不打算迅速取消各地實施的限購舉措。
以遼寧省省會瀋陽為例,據當地媒體報導稱,該市本月上旬放寬了住宅限購政策,但在僅僅1天後就撤回了放寬舉措。中央政府有可能叫停了大幅放寬措施。此外,主管房地産政策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也在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屬於市場正常的調節」,顯示出不需要過度擔憂目前的房價下降的想法。
在上次住宅市場行情出現冷卻的2012年,借助當年上半年的貨幣寬鬆政策,擺脫了價格下跌局面。此次要求採取全面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舉措的呼聲在市場上也日趨增強。但是,中國政府打算以零敲碎打的政策微調來支撐經濟。而人民銀行目前對於全面轉向貨幣寬鬆政策也顯示出慎重姿態。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