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值得期待嗎?
2016/08/17
![]() |
深港通獲中國國務院批准後,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高管出席記者會(16日) |
兩家證券交易所已正式啟動系統的連接等準備工作。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首席執行官李小加表示,預計需要四個月的時間準備,爭取在耶誕節之前開通。著眼將於9月在杭州召開的二十集團(G20)峰會,希望向各國宣傳中國推進金融市場改革的進展。
中國政府於2014年解禁了上海與香港之間的股票相互交易。對只有被稱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滿足一定條件的金融機構才能進行跨境證券投資的機制進行調整,允許包括個人在內的廣泛投資者買賣個別股票。
![]() |
據香港證券交易所發佈的消息,新制度將繼承滬港通的大體框架,深股通最多將涵蓋880支合格股票(包括「創業板」),港股通最多將涵蓋417支合格股票。為防止投機資金急劇流入,深股通每日限額130億元,港股通每日限額105億元。
一方面,將撤銷在滬港間設置的累積交易總額上限(滬股通交易額度為3000億元,港股通為2500億元)。對於投資者而言,交易額達到總額上限後,長期無法買賣股票的風險將降低。
與香港相鄰的廣東省深圳市被譽為「東方矽谷」,現正逐步發展為中國初創企業的集結地。深圳加入互聯互通機制後,越來越多的聲音表示「全球的投資者將可以與新一代的民營企業建立聯繫」(HSBC),對此表示歡迎。海外投資者之間也有很多聲音表示,「因中國經濟減速,鋼鐵、金融等傳統型國有企業的前景十分嚴峻,而網際網路及保健等相關新型企業的股票很有吸引力」。
開放深港通還將對中國股指納入MSCI等國際股價指數構成利多因素,還可能推動養老金基金等海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
一方面,也有不少觀點指出,「深圳的股價收益率(PER)為46倍,高於上證(17倍)和香港股市(12倍),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説很難參與」(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
中國股票市場從2015年夏季泡沫破滅後,一直依賴中國政府實施的托市政策。目前仍存在可根據上市企業的申請停止股票交易的制度等不透明機制,在這種背景下,估計要求加速改革實現資本自由化的聲音將日益增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港 粟井康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