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中國風險的去向
2017/09/29
中國大型虛擬貨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BTC China)」將於9月30日停止比特幣等的交易。此外,其他大型交易所也將在10月底之前採取相同措施。中國當局擔心通過虛擬貨幣的洗錢行為等,對交易所的高管發出了出境禁令。另一方面,也有交易所在11月以後仍可進行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如果這種混亂局面持續下去,或將對全球虛擬貨幣交易造成影響。
「希望你協助保護投資者」,上海一家虛擬貨幣交易所的經營者從金融當局接到了這樣的要求。這句話實際上是要求他不得離開上海。還有消息顯示,北京的大型交易所「幣行網(OKCoin)」和「火幣網」的管理層已被禁止出境。
「要防止我們外逃」,另一家交易所的高管如此看待當局的意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等9月4日叫停了企業通過發行自主虛擬貨幣來籌集資金的「首次代幣發行(ICO)」。但隨後被認為出現了運營商失聯,投資者難以提現的狀況。
中國當局強調稱,限制虛擬貨幣是「為保護投資者」。實際上,突如其來的限制措施導致了ICO從業人員失蹤和虛擬貨幣價格劇烈波動,蒙受損失的個人不在少數。很多觀點認為,當局之所以對交易所管理層採取強硬姿態,是為了化解投資者對金融當局的批判。
中國各大交易所在最遲10月底前停止虛擬貨幣與人民幣交易一事上保持了一致步調,均表示將迅速應對客戶的提現需求,投資者出現了一定的安心感。比特幣價格由此前的暴跌轉為逐漸復甦。
![]() |
但引發問題的火種仍然存在。比特幣中國表示,「9月底之前結束一切交易」。另一方面,火幣網對客戶表示,「11月以後仍可進行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或向海外交易所轉移」。針對停止交易的時間,當局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採取了靈活處理,但如果在投資者仍進行交易的期間出台嚴厲政策,將難以避免再次出現混亂。
另一方面,「礦工」的去向也成為焦點。礦工是指動用大量電腦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批准和記錄作業的人員。由於電費低廉,全球約70%礦工集中於中國。如果政府的限制波及到礦工,難以否定這可能對虛擬貨幣的交易造成影響。
一家大型「挖礦」企業透露,「為了能根據監管情況迅速轉到國外,正推進準備工作」。本應無國籍的虛擬貨幣正面臨被中國政府的意向明顯影響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