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忙著摘除金融風險的萌芽
2017/09/11
為迎接10月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中國正在努力消除金融風險。除傳出當局將關閉進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交易所的報道外,中國當局正計劃對迅速擴張的網際網路金融進行全面監管。加強監管的目的是防止洗錢和資本外流。不過相關舉措正導致虛擬貨幣價格劇烈波動等,對市場形成巨大衝擊。
中國「財新網」9月8日報導稱金融監管部門決定關閉虛擬貨幣交易所。受此影響,比特幣的人民幣價格9日早間一度跌至2萬3000元水準,比前一交易日下跌約2成。
中國三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OKCoin」、「 比特幣中國」、「火幣」9月9日夜分別發表類似聲明稱,目前為止沒有接到監管機構的通知,也無法證實該新聞的真實性。聲明還表示,報道提到監管機構並沒有宣佈比特幣本身非法,也沒有禁止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如果該報道屬實,將停止目前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轉型為數位資産點對點交易的資訊平臺。
中國9月4日宣佈禁止企業通過發行代幣進行融資的ICO(首次代幣發行)。有分析認為還將加強對現有虛擬貨幣的監管,但報道指出的監管的嚴厲程度大大超出了預期。
推進比特幣交易驗證工作的一家中國礦工(挖幣者)企業表示「需要重新考慮業務的開展模式」。由於中國公司在全球比特幣挖掘方面掌握了一半以上的份額,因此中國加強監管有可能對全球交易系統構成威脅。
即便如此依然在加強監管的背後是不得不優先穩定金融市場的中國的「難言之隱」。
2015年8月,中國下調了人民幣中間價,之後始終苦惱于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據中國交易平臺火幣表示,虛擬貨幣被當作向海外轉移資金的手段利用。201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介入大型交易所的檢查等,加強了警惕。
在即將迎來十九大的情況下,中國領導層無論如何也想避免因資本外流導致政權失分的事態發生。5月,中國央行調整了人民幣中間價的計算方式,擴大了當局的裁度空間。對於中國當局來説,目前即使遭受「人民幣在逆國際化而行」的批判也要保證貨幣價值。因此有觀點認為,對於虛擬貨幣交易的「野蠻生長」當局沒有理由置之不理。
中國還打算對通過網路進行個人間資金融通的「點對點(P2P)金融」加強監管。監管對象可能包括發生泡沫的可能性非常高的房地産和面向低收入學生的貸款。不容易掌握貸款方和借款方的網際網路金融可能會成為洗錢的溫床,因此打算儘快構築監管網。
這些舉措的負面影響不小。通過監管摘除增長的萌芽的話,風險資金的流入也可能會隨之減少,此外如果交易虛擬貨幣的個人的損失增大,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也可能會加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