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30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
2015/10/30
![]() |
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將人口多視為國力的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曾鼓勵多生育,成為全境出現糧食危機的原因之一。在毛澤東去世後不久,出於對這種情況的反思,實施了計劃生育這一世界上罕見的政策。
因多生育而增加的內陸農村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在90年代湧向沿海地區的工廠,支撐了中國出口産業的繁榮。但1自2010年前後起,受勞動人口短缺的影響,工資持續上升,2012年就業年齡人口(15~59歲)首次減少,人口結構的消極一面開始突出。
當局曾從出生人數少的地方開始分階段放鬆獨生子女政策,2013年11月決定只要夫婦中任何一方是獨生子女,即允許生育第2個孩子。當時有預測稱每年將多生育200萬人。
但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4年全國出生人數為1687萬人,僅比2013年增長47萬人。因此,中國當局在制定下一個五年規劃之際,決定全面廢除獨生子女政策。
中國媒體報導稱,借助此次措施,出生人數每年將增加300萬~800萬人。不過,中國城市地區人口超過整體的50%,很多夫婦受到教育費上漲等困擾,此次也有可能難以達到預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周平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