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名老百姓選出的2015十大新聞
2015/12/25
第1位是廢除獨生子女政策
「雖然也有聲音稱現在取消獨生子女政策已經晚了,不過這個決定對於中國人來説仍是今年最值得高興的新聞」。居住在廣東省廣州市、在網際網路相關企業就職的女性董女士(42歲)稍顯興奮地表示。
對於「今年您最關心的新聞是什麼」的提問,回答「取消獨生子女政策」的人最多,共有41人。每5人中就有1人作出上述回答。在41中,男性佔18人,女性佔23人。
![]() |
「將來一定要生兩個孩子」,這麼説的是廣東省名牌大學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大一學生小陳(18歲)。湖南人的她最關心的新聞當屬取消獨生子女政策。為何最關心這則新聞呢?
對此她表示「我就是獨生子女,連和兄弟姐們吵架是什麼滋味都沒體會過。直到現在上了大學也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如果有兄弟姐們的話情況應該會不一樣吧。所以對於此次的政策調整我感到很開心」。
在同一所大學的研究所學習日語的湖北姑娘小胡(23歲)也表示「這一天終於來了。我也是獨生子女,小時候感到十分孤獨。我不希望將來我的孩子也感覺到這種孤獨。將來像我這樣的獨生子女一代要背負起照顧父母以及高齡化中國社會的各種負擔。從這點來説我覺得取消獨生子女政策值得高興」。
居住在北京市的41歲吳女士同樣關心取消「獨生子女政策」,但是卻持完全相反的意見。在貿易公司上班,女兒上中學一年級的法吳女士表示「我不會生二胎。養育一個孩子已經讓現在的中國父母夠辛苦的了。沒有精力再養一個了。尤其在北京,家長都很關係孩子的教育問題,競爭也十分激烈。孩子的教育費用也非常高」。
吳女士的家庭在北京屬於一般家庭,即便是這種普通家庭孩子的撫養費每月也高達5000到6000元。吳女士表示「孩子上課外特長班的花費很高」。英語、鋼琴、芭蕾舞和畫畫等特長班在中國很受歡迎,1個月一門課程就要花費1000元左右。錢不夠的情況下向父母求援的情況也很常見。
「真的很後悔。當時賣了就好了。非常後悔。希望早日挽回損失,但是現在根本不可能」,居住在貴州省貴陽市的公務員呂先生(40歲)如此表示。7月,因為股價暴跌呂先生損失了1萬3000元,相當於3個月的工資瞬間蒸發。
繼取消「獨生子女政策」之後,中國人第2關心的新聞就是股價暴跌。
2015年夏季中國的股價出現暴跌,1個月跌幅達30%以上,甚至對全球造成衝擊。中國的股市甚至一度被認為只要入市就會賺錢。對股票缺乏了解的普通市民紛紛湧入股市,推高了股價。受其反作用影響,很多人蒙受了損失,如今股票仍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經濟放緩波及農村地區
受關注度高居第3位的話題是中國經濟減速。中國老百姓對此當然非常關注,對前景的擔憂似乎也在加劇。
![]() |
8月24日北京的證券交易企業內的個人投資者(kyodo) |
在城市地區之外,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中國人如今都有哪些看法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走訪了內陸地區的湖南省郴州的農村,那裏位於南方,直線距離與從北京相距1700多公里。
「這個村周邊的金屬相關工廠在最近1年裏有40%被迫停産。當然,我們的收入也嚴重減少」
這樣説的是從事白銀國內交易的戴某(32歲)。切身感受到經濟減速恰好是在1年前的年底。「經濟出現了惡化,銀行突然開始惜貸,工廠經營全都陷入困境。當然,我們的生意也變得更糟糕」,戴某回顧了當時的情況。
中國經濟的減速已波及農村地區,工廠看不到復甦的跡象。由於難以通過工作賺錢,戴某將最近數年裏通過白銀交易賺到的資金投入了股票市場。金額大約為幾十萬人民幣。但是今年夏季,「損失了投入資金的4分之1」,戴某帶著遺憾的表情。
問戴某今年最關注的事情,回答令人意外,並非經濟相關問題,而是慶祝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
![]() |
這個話題在整體上排在第5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還採訪了年齡層不同的50多歲的其他村民。「今年最關注的事情?廢除獨生子女政策。在我們村,有些人家生了第2個孩子,但被政府發現,被罰了4萬元錢。今後就不用交罰款了」
這樣笑著回答的是現在沒有工作的羅某(55歲)。
羅某告訴我們,其次關注的是反腐。「如果國家的錢在不知不覺之間進入腐敗官員口袋這樣的事情持續下去,這個國家就真正完蛋了」。
經濟問題是否不介意呢?「和過去相比,中國已經非常富裕。在像我們這樣的農村人看來,這令人非常驚訝。這個村子的人目前都沒有工作,今年的年收入約為6000元。雖然會抱怨,但實際上大家都很幸福。早上就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打打麻將,非常快樂。經濟早晚會好起來的」。
![]() |
諾貝爾獎受關注度較低
此外,關注度較高的是排在第4位的法國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和以相同票數排在第5位的8月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貶值對出口有利,因此表示歡迎」,一部分企業經營者給出了這樣的看法,另一方面,非常多的意見是「去海外旅行更加困難了,在海外大量買東西不划算了,因此人民幣貶值令人非常為難」(43歲女性,廣東省)。
中日關係的改善排在第8位。雖然有意見單純希望與日本關係改善,但另一方面,認為「與擁有各種技術的日本搞好關係,對中國經濟今後或許更加有利」(20多歲女性,浙江省)等意見出乎意料地很多。
將2015年秋季在自然科學領域榮獲首個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列為今年最關注的事情的人在採訪的200人中,只有區區5個人,令人有點意外。
在1年中,從政治、經濟到社會問題,今年中國波瀾不斷。即將到來的2016年對於中國的一般民眾來説,將成為什麼樣的年頭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