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貧富差距再次擴大

2018/02/21


      中國的貧富差距再次出現擴大。作為收入差距代表性指標的「基尼係數」連續2年出現小幅上漲。富裕階層收入大幅增加,中間階層增長緩慢。這被認為是因為房價高漲,富裕階層獲得了出售利潤。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限制農村務工人員流入也帶來了影響。貧富差距擴大可能會給經濟結構向消費主導轉型構成不利因素。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7年基尼係數為0.4670。較2016年上漲0.002個百分點,較最近觸底的2015年上漲了0.005個百分點。中國公佈的基尼係數在2008年創下最高值,為0.4910,此後持續下滑,此次再次轉為上漲。

 

      從統計局的其他調查也能看出貧富差距出現擴大。將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進行5等份分組,2017年最富裕的「高收入組」收入增長幅度為9.1%,較2016年擴大0.8個百分點。在5個階層中增幅最大。

 

北京的商業街三里屯

 

      而屬於中間層的「中等偏上」、「中等」和「中等偏下」的收入增長率分別為7.7%、7.2%、7.1%。增長率減小了0.6~1個百分點,與富裕階層産生了差距。「低收入組」人群收入增長7.5%,增幅擴大1.8個百分點,扶貧政策似乎取得了一定成果。

 

        2015年之後中國房地産出現泡沫。為了減少過剩的房地産庫存,中國放寬了房貸條件,帶動了房地産投資。以大城市為中心原本就很高的房地産價格進一步上漲,擁有多處物業的富裕階層從中大獲收益。2017年的收入調查中也顯示,財産收入比上年增長11%,時隔3年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另一個原因是限制農村務工人員向城市流動。北京和上海2017年底人口數量紛紛減少。這是20年來北京人口首次出現減少。

  

      一般情況下,農民移居到城市,從事其他職業後,貧富差距會縮小。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樓繼偉理事長在2018年1月的演講中指出,「實際上人口自由流動仍有障礙,因此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中國領導層反覆強調重視增長品質,推進經濟結構由投資型主導向消費型主導轉型。不過,2017年個人消費實際增長5.4%,較2016年漲幅縮小了1.4個百分點。拉動消費的智慧手機和乘用車的銷售也表現出現低迷徵兆。

   

       201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9%,但這是包括公共醫療保險等「政府消費」的數字。中國沒有公開個人消費究竟對經濟增長做出了多大貢獻。

 

       一般情況下,貧富差距擴大後,從經濟整體看,儲蓄率會增加,消費陷入低迷。這是因為富裕階層的財産大幅超過了消費所需的資金,即便收入增加也花不完。於是就會以高額消費為核心,高檔酒「貴州茅台」銷售堅挺就是其典型的象徵。如果放任貧富差距擴大,可能還會對經濟結構轉型帶來不利。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