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食品價格漲漲漲,部分貴過日本
2018/05/11
上海的食品和餐飲價格正在持續上漲。容易受人工成本上漲影響的餐飲價格漲幅明顯,與日本的價格差進一步縮小。其背景是上海當地購買力提高,人們能夠承受價格的上漲。對於日本企業來説,似乎仍有很大的業務拓展餘地。
![]() |
上海一家購物中心裏銷售的盒裝外帶壽司(4月中旬)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旗下《日經MJ》4月中旬在上海市中心的大型超市、購物中心實施了物價調查。本次是繼2016年之後進行的第二次調查,兩次調查均以相同店舖為對象。牛奶和切片麵包等有多個品牌、商品時,調查對象選擇了最便宜的一種。
養樂多漲價9%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食品的價格出現上漲。牛奶為每升13.9元,比兩年前上漲5%左右。養樂多也上漲了9%。和酒稅較高的日本相比,中國的啤酒顯得便宜,但價格漲幅也達到了兩位數。
![]() |
兩年前蔬菜受惡劣天氣影響而生長遲緩,但現在的價格比那時還要高。一方面,馬鈴薯、白米的價格下降。但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出現了許多面向這類消費群體的有機蔬菜(馬鈴薯每500克18元)。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中國食品價格在2016年上漲4.6%,2017年轉為下跌1.4%。但上海的食品價格漲幅高於統計數字。原因可能是人工成本上漲、消費者追求更高品質商品的思想在此得到體現。
需要人工製作的餐飲和盒飯類商品的價格顯著上漲。麥當勞的漢堡包為8.5元,上漲了20%。換算之後達到145日元,比日本100日元的售價高出40%。
當地餐館價格超日式快餐店
在上海的港資快餐店裏,一碗麵加上飲料的套餐最便宜的也要35.5元。而在日本ZENSHO控股經營的連鎖餐飲店「食其家(SUKIYA)」,標準碗牛肉蓋飯的價格為14元。在Fujio Food System公司經營的「Maido Ookini食堂」,麵條和蓋飯的價格約為20元,上海出現了日式快餐店比當地餐館還要便宜的「逆轉現象」。
在上海,盒裝外帶壽司的中間價位在48元左右,比上次調查高出10元。68元的壽司拼盤也很受歡迎。考慮到壽司整個物流過程都保持低溫的「冷鏈」成本,可以説上海已經達到了日本的價格水準。
日本農林水産省的調查顯示,2017年秋季中國的日料店超過4萬家,急增至4年前的約4倍。江西省、河南省等內部地區的日料店數量持續增長,前往日本旅遊的人也不斷增加。在這一背景下,日料也逐步在中國滲透。
另外,中國資本的日料店被認為佔到多數,真正「和食」的比例未必有想像的那麼高,這也在刺激著開店的慾望。對於日本企業來説,地理位置和功能表定價等選項正呈現出多樣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