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新秩序(上)TPP僵局波及世界
2014/08/14
「將日本踢出TPP」
「將日本踢出TPP」,7月底,美國眾議院的超黨派議員團向總統歐巴馬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因日本打算抑制白米、牛肉、豬肉等農産品5個項目的關稅下調幅度,表示反對的美國議員們對日本進行了點名批評,總共140人聯名向歐巴馬提交了意見書。
11月,美國即將迎來議會中期選舉。而擁有畜産業的中西部是重要的「選票集中地」。美國國務院高官曾自嘲道,「我們只有Vassallo(潛入水下的仰泳姿勢)一種方法」。其所考慮的方式是,像潛泳一樣,背地裏持續磋商,在選舉結束後一舉在年內達成協定。而參與TPP談判的某亞洲國家的一位負責人則擔憂地表示,「如果到明年年初還處在混亂狀況,TPP談判很可能迷失方向」。
![]() |
過去支撐起自由貿易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由於已開發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對立,明顯陷入了功能紊亂。7月底,WTO推進的多邊貿易談判(杜哈回合)的《貿易便利化協定》由於印度的反對而受挫。經濟效應被認為達到1萬億美元的舉措由此陷入停頓。
由於WTO陷入困境,雙邊等中小規模自貿協定大量湧現。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統計,包括正在談判的協定在內,世界範圍內的自貿協定超過380個。
與「奇蹟之年」漸行漸遠
在這種背景下,區域內自貿協定作為填補WTO空白的貿易新秩序受到期待。2013年,日本宣佈參加TPP談判,相關談判在世界範圍內全面啟動。這甚至被貿易相關人士稱之為「奇蹟之年」。然而,首開先河的TPP談判卻陷入停滯,這給世界構建貿易新秩序的熱情潑了冷水。
「應該明確的依據科學判斷」,6月中旬,美歐在布魯塞爾召開了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談判。面對要求歐盟放寬農作物安全限制的美國農業部長威爾薩克,歐盟高官明確表示,「食品安全問題不能拿來談判」。調查顯示,90%以上的德國人認為歐洲的食品、環境、汽車安全等標準相比美國更值得信賴。因此,很多意見認為「TTIP將對歐洲價值觀構成威脅」,警惕論調愈演愈烈。
日本與歐盟的經濟合作協定(EPA)談判已經進入後半階段,但日本汽車和歐洲産食品等困難領域仍未取得進展。歐盟相關人士表示,「在TPP談判中,如果日本繼續對放開食品領域持消極態度,或將間接對其與歐盟的談判構成影響」。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預計2014年世界貿易量增長4%左右,將大幅低於冷戰後直到2007年的平均水準(約7%)。如果新貿易框架的構建不斷延後,人員、物品和資金的流動陷入停滯,世界經濟可能因此喪失活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