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中日韓在自貿區問題上糾結著

中日韓在自貿區問題上糾結著

2014/02/08

PRINT

  在外交攻防你來我往之下,1月下旬,中日韓的談判代表卻在馬來西亞悄悄碰面。三方借助中日韓和東盟國家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共16國一起商討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機會會晤,並確定了今後中日韓FTA(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展方針。

  去年年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引發中日和日韓關係緊張,導致首腦會談遙遙無期。但三國的談判代表則表示「政治對立和貿易談判是兩個問題」,「談判將穩步推進」等。

  為什麼會這樣?如此矛盾的現象下可以看到三國糾結的內心。

  日本看好中國市場,想擴大對華出口。目前,中國對日本擅長的汽車和工具機産品分別徵收25%和9.7%的高關稅。如果能階段性地取消關稅,日本的出口競爭力將會更高。日本的戰略是在農産品關稅問題上靈活應對,促使中國開放工業品市場。

  而中國心裏想的則是TPP談判。如果TPP談判成功,日美關係將進一步加強。那樣對中國而言,不僅在經濟上,在國家安全上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日本外務省官員稱,中國對美國主導的TPP保持警惕。所以在TPP 的背景下,中國也有利用FTA拉近與日本距離的想法。

  而南韓顯然想加強與中國的關係。與中日韓三國的FTA相比,南韓更優先中韓兩國的FTA談判正是出於此種考慮。所以,現在南韓繼續參加中日韓的FTA磋商,也有與對三國FTA態度積極的中國統一步調的一面。

  中日韓FTA談判的具體目標是在2014年底達成協定。但目前談判還只是剛剛開始。中日韓的談判代表一直強調「政治與貿易談判是兩個問題」,正反映出三方還處在需要商談的問題堆積如山的開幕戰階段。

  日本在自己視為「禁區」的農産品關稅問題上能取得對方的哪些讓步?有哪些産品可以從需要取消關稅的列表中除去?同時,日本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又得讓步到何種程度?這些問題最終還得靠政治家來做決斷。隨著談判的進行,需要更高層的政治判斷的問題還將逐步出現。現在雖説政治和貿易談判是兩回事,但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政治就會發揮它巨大的影響力。不論政治形勢如何,貿易談判與政治無關,這樣的觀點恐怕太過樂觀了。

  (鈴木大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5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