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朝對話會重蹈20年前覆轍嗎?

2018/04/16


  鈴置高史:目前的朝鮮半島形勢與20世紀末的情況極為相似。當時朝鮮也遭遇了經濟困難。為了拯救困境中的朝鮮,南韓當時的左派政權當起了朝鮮與美國的中間人。

   

  進入2018年以來,朝鮮的糧食短缺狀況似乎愈發嚴重。其原因是繼美國和日本等國之後,中國也正式啟動對朝經濟制裁。不過,據悉朝鮮的白米等糧食價格並未大幅上漲。這是因為隨著中國強化制裁,朝鮮的對華出口出現減少,資金週轉情況惡化,需求也因此縮水。

  

   「陽光政策」使得物資和資金流入朝鮮

   

  1990年代後半期,由於朝鮮不切實際的糧食增産政策導致耕地疲敝以及遭遇水災,農業陷入極度歉收的境地。有分析稱,當時朝鮮2千多萬人口中,10%左右的人被餓死。周邊國家認為,「要是置之不理,朝鮮會自然崩潰」。

   

南韓總統金大中(左)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舉行首次南北首腦會談(2000年6月,平壤的百花園迎賓館,KYODO)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1994年朝鮮總書記金正日接過了父親金日成的權利交接棒。成為朝鮮救世主的是1998年南韓首位左派總統金大中。

    

  金大中政權倡導「陽光政策」,推進對朝和解。作為2000年6月舉行南北首腦會談的回報,南韓政府開始向朝鮮援助糧食和肥料等物資。此外,以首腦會談為契機啟動了朝鮮旅遊事業以及工業園區的運營,南韓民營企業借此向朝鮮匯去美元。

    

  如今,南韓的保守派嚴厲批評當年的對朝和解政策,認為「當時要是不給錢,核開發就泡湯了,金正日政權就完了」。

    

  金大中政權不僅在經濟層面,在外交層面也幫助了金正日。金大中對美國柯林頓政權進行遊説,主張「如果朝鮮感受不到美國的威脅,則沒有必要擁有核武器」、「如果朝鮮體制崩潰,混亂只會加劇」等。

         

  美國最終選擇了與朝鮮對話的路線。1999年9月,作為中止導彈試射的交換條件,美國解除了對朝鮮的制裁,並開始提供糧食援助。

          

  隨著美朝對話的推進,2000年10月金正日邀請還有3個月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平壤。但是由於美國國內的反對聲,最後柯林頓只派了時任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訪朝。

        

  2018年3月6日,南韓政府表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對舉行美朝首腦會談持積極態度。3月8日,川普宣佈同意與金正恩會面。這一消息震驚全球,不過美朝2000年也曾出現過同樣的動作。

       

  現在可以列舉出兩個「20世紀末的情形」將再現的原因。一是對維持體制感到不安的朝鮮領導人和上次一樣,試圖轉變局面。

       

  二是南韓誕生了主張對朝和解的左派政權,積極推動美朝改善關係。朝鮮一直期盼改善與美國的關係,而南韓此前執政的保守政權並不願意支援。

         

  美國不允許朝鮮「騙吃騙喝」

            

  南韓的左派政權和朝鮮此次也力爭通過實現對話來解除經濟制裁。南韓青瓦臺(總統府)統一外交安全事務特別助理文正仁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表示,「如果金正恩承諾實現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我們也必須有所表示」。  

    


               

  不過,美國似乎並不想重蹈覆轍。3月9日,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聲明稱,「美國會繼續保持對朝各項制裁和最大限度施壓,直到朝鮮採取永久、可驗證、具體的棄核行動」。不僅要求朝鮮「作出承諾」,而且還要求「採取行動」,絕不允許朝鮮「騙吃騙喝」。

   

  1994年美朝《核框架協議》簽署後,朝鮮承諾放棄核開發並得到援助,但此後朝方撕毀協議,進一步推進核導開發。現在無論朝鮮如何高喊無核化,幾乎沒有國家會相信。這便是大約20年前與現在最大的不同之處。

  

  對於美國的這一姿態,朝鮮和南韓似乎也正在研究對抗策略。計劃在美朝首腦會談之前舉行的朝韓首腦會談(預定4月)上,就力爭締結「和平協定」,終結朝鮮戰爭的停戰狀態達成協定。

   

  金正恩做出令川普滿意的無核化行動的可能性很低。這樣的話,美國可能以「朝鮮果然又説謊了」為由強化對朝制裁,採取更加強硬的軍事威懾行動。

     

  不過,朝鮮和南韓似乎認為如果通過「和平協定」營造出和平氣氛,美國的強硬政策將會遭到全球批評,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在某種程度上將得以緩解。

  

  此外,與20年前相比還有另外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美國出現了一位不重視國際輿論的總統。川普政權與全球氛圍無關,可能會迅速加強對朝施壓。

  

  文本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鈴置高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