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數據改變汽車産業遊戲規則?

2018/06/26


      中山淳史:據説現在的提高超過300,中國政府2017年宣佈建設新經濟特區「雄安」,其城市規劃受到各方關注。
  

      有人稱雄安會成為「下一個深圳」。正如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將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一樣,習近平主席有可能把雄安作為「數字中國」的象徵。
 

      曾經是個小漁村的深圳現在已經成為産品製造、SNS、無人機的世界之都。現在還屬於農村地區的雄安未來會是怎樣呢?儘管不好斷言,但有一種觀點認為將會成為新的汽車産業——當今流行語所説的「移動産業」之都。

   

 

       其思路來自習近平主席所期待的4個「AI(人工智慧)特區」構想。從南往北,深圳作為健康産業(醫療影像)、杭州作為智慧城市、合肥作為語音識別、北京周邊(包含雄安)作為自動駕駛的中心地區。

 

       醫療映像依託騰訊控股、智慧城市依託阿里巴巴集團、語音識別依託科大訊飛、自動駕駛依託百度,這些均屬於巨型企業。在中國稱為四大人工智慧創新平臺。

       其中的自動駕駛格外受到中國領導層的重視。交通堵塞、大氣污染、大城市與周邊的經濟差距。為全面消除這些問題,雄安開發就成為希望所在。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不過是個空想。在300多個提案當中,不乏讓傳統汽車和摩托車走地下、自動駕駛汽車走地面等異想天開的方案。自動駕駛的最大障礙就是道路上混雜著停放車輛、自行車、行人。如果將地面和地下劃分開來,實用化就變得容易了。這事放在中國,還真的有可能付諸實施。
   


 

      也許就因為這樣的前提,已經在雄安進行道路測試的百度開放了名為「Apollo」的自動駕駛平臺,正在呼籲零部件和裝備供應商及汽車廠商加入。作為事實上的「國家推薦技術」,迄今已經有超過100家國內外企業宣佈加入。
   

      中國希望通過汽車來改變遊戲規則,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就給人留下了這一強烈印象。汽車類的展覽佔到總體(約500家)的近4成。多數是剛剛在中國誕生的無人計程車、自動駕駛軟體、半導體晶片的風投企業。相比汽車和引擎,許多展覽都是向外界展示演算法和服務。
    

       最令人感興趣的是,許多相關人士斷言在汽車産業,今後銷量和市佔率將失去重要性。對於拼車和共用汽車等即將興起的新型汽車服務,開始認識到其産業規模將與生産銷售汽車的傳統汽車業務在規模上相匹敵,並且很可能實現超越。
   

百度的自動駕駛實驗車

 

       這種狀況當然不是發生在明年和後年,也許要到2020~2030年期間。但即便如此,據百度和風險投資企業透露,中國政府今後將提供大規模的政策性資金補貼。也許是預測到了汽車産業不像家電那樣輕易就能戰勝歐美和日本,即使採用半強制方式,也要創造一個不靠硬體競爭的環境,感覺這種思想處處都存在。
   

       中國的其他行業已經有了這類取得成功先例的企業。例如訂機票的「航旅縱橫」和購買電影票網站「時光網專業版」,均是高速增長的企業。
    

      航旅縱橫把所有航空公司的資訊系統都接入到本公司網站上,可通過移動終端很容易地完成訂票和查詢所乘航班的資訊。這在航空公司都有自己客戶群的日本和歐美是不可能實現的。時光網也擁有同樣的機制。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兩點。在中國,只要政府一聲令下,企業間的數據合併很容易實現。另外,對於風險投資企業,一開始不進行限制,在發生問題之前可以自由地開展經營。
   

      自動駕駛服務就適用於這一觀點。百度的平臺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與阿里巴巴和騰訊的SNS、電子商務、結算服務連接起來。中國國內的所有資訊、數據似乎都能統一起來。
   


 

      也許可以稱之為「數據服務收入至上的遊戲規則轉變」。不再重視銷量和市佔率,而是注重手機和網際網路上所説的「ARPU(每用戶平均月收入)」。中國的巨型IT(資訊技術)企業位於金字塔頂點,中國政府也繼續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雄安也許就是這種産業結構轉變的象徵。中國還將把由此確立的商業模式移植到其他城市。並且還會出口到與「一帶一路」關係密切的泰國、寮國等。
   

      儘管中國停止了對汽車産業的外資限制,但也許是可通過另外的做法來支配産業這一自信的體現。完全是中國單獨在推進。不過,中國汽車市場佔到全球的3成,對日本企業的經營戰略具有很大影響。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