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産業的「翻身之戰」
2018/04/26
全球最大規模車展「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4月25日開始對媒體開放。除了向純電動汽車(EV)傾斜的中國企業之外,被要求在中國生産一定比例新能源車的日美歐企業也展出了電動車技術。從展會可以看出,在引擎汽車領域無法突破已開發國家包圍的中國希望以純電動汽車為契機改變遊戲規則。
![]() |
北京汽車集團發佈的搭載人工智慧的純電動汽車「EU5」 |
本屆北京國際車展上,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總計1200多家企業參展,展出的汽車預計超過1000輛。其中僅新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就有170輛。
在會場中,中國企業的純電動汽車引人注目。北京汽車集團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公開了通過人工智慧(AI)提高能源效率和安全性的車型。北京汽車董事長徐和誼表示,要以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作為增長戰略核心,希望以此躋身於全球頂尖水準。
在日本車企中,日産汽車宣佈2018年下半年在中國推出本地生産的純電動汽車。豐田透露了到2020年在中國新增10款電動車的計劃。在開幕之前,德國福斯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強調:「中國將成為全球汽車産業的關鍵市場」。
![]() |
日産汽車發佈了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産的純電動汽車「SYLPHY Zero Emission」(左) |
中國政府的統計顯示,2017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全球銷量達到142萬輛。其中,中國佔55%,達到78萬輛,相當於居第2位的美國的約3.5倍。
按企業來看,除了銷量達到13萬輛的比亞迪之外,北京汽車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年銷量均達到10萬輛規模。在已開發國家企業中,美國特斯拉為10.3萬輛,日産汽車為7.3萬輛。儘管中國企業的銷量大部分來自本土市場,但在銷量方面,相對於日美歐企業更佔優勢。
作為治理大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對策,中國政府將加強對汽油車的限制,電動車市場出現擴大。受此推動,中國的大型汽車廠商競相涉足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業務,從事整車和專用零部件業務的300多家初創企業正在勃興。中國正在培育未來支柱産業的萌芽,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充滿自信地表示,作為市場連續3年保持全球第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