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難以琢磨的川普
2018/09/29
瀧田洋一:川普的主張就像高山上的天氣那樣難以琢磨——比日本更加強烈的抱有這樣的想法、並為此感到困惑的或許是中國。
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呼籲中國重啟貿易磋商,中國副總理劉鶴一度有意訪美。在這樣的情況下,川普宣佈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産品啟動第3輪加徵關稅措施。
![]() |
這已不是第一次。5月3~4日,姆努欽和商務部部長羅斯等美國部長級官員的訪華團與劉鶴見面,探討了打開局面的妥協點。隨後,于5月17~18日訪美的劉鶴承諾,擴大從美國採購農産品和能源。為敲定詳細內容,羅斯曾做好了訪華的準備。姆努欽當時也充滿自信地表示「就擱置懲罰性關稅達成協定」。
但是,到了6月,劇情突變。川普政權敲定了針對中國的500億美元規模的徵稅産品清單,7月6日對其中340億美元啟動加徵關稅措施。
「以戰止戰」,由於5月達成的協議被撕毀,中方下定了這樣的決心。
美國的路線轉變存在幕後推手。那就是強調中國威脅的總統助理(負責貿易)——納瓦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也與其保持著一致意見。
「尤為重要的是,中國對技術轉讓的強制、網路盜竊、以及有關保護創新的各項問題」、「已將保護美國技術的所有法律手段的利用納入視野」。
從萊特希澤的這番表態可以明顯看出,其認為並非單純的貿易逆差問題,還有中國侵犯尖端技術,顯示出不允許中國挑戰美國的姿態。就這樣,姆努欽的妥協路線被葬送。
美國對華強硬派力量加強的背景是,認為「中國和平崛起不會對美國構成威脅」這一樂觀論調在美國國內正迅速退潮。
![]() |
一場演講會上的川普(9月,reuters,資料) |
自打川普尋求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連任,認為跟隨潮流是上策的嗅覺也開始發揮作用。川普的女婿、高級顧問庫什納由於在房地産業務上與中國關係過深,所以正在失去影響力,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即便如此,憑川普的脾氣,哪怕是重要的貿易談判也可能遭遇被「掀桌子」的狀況。他即使將工作拜託給部長官員,也會因聽到其他人口中更令其滿意的意見而輕易改變想法,也根本不把取消前言當回事,連部長官員們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更何況是被擺布的談判對手,精神上的疲憊將非同尋常。
除了容易變卦外,川普令身邊的人感到驚訝的是其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對進口鋼鐵和鋁産品加徵關稅取得的成果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鋼鐵領域具有很強影響力的羅斯部長掌握主導權的措施漸漸模糊。也未能引起選民的共鳴,羅斯在川普政權內的存在感出現下滑。即便如此,驚慌失措的對象國紛紛投懷送抱,請求關稅豁免,這令川普大獲滿足。
以南韓為例,雖然為暫時被排除在制裁對象之外而高興,但卻馬上付出了巨大代價。南韓被迫同意將對美國的鋼鐵出口量控制在2015~2017年平均出口量的70%。這一數量限制還適用於巴西和阿根廷。
勢頭正勁的川普還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壓制住墨西哥。雖然8月27日就汽車問題達成協定,不過美方讓墨西哥承諾佔汽車附加值40~45%的零部件必須由最低時薪16美元以上的工人生産。也就是説要在美國生産。此外,如果乘用車的對美年出口量超過240萬輛則將徵收25%的關稅,這一數量限制也成為討論對象。
川普威脅將對進口汽車加徵制裁關稅。因為即便是鋼鐵和鋁産品都能發揮效果,汽車就更將成為迫使對手讓步的強有力武器。另外,川普要贏得中期選舉,離不開密西根、伊利諾伊和印第安納等州汽車工人的支援。川普很在意這些選票。
關於汽車進口問題,日本方面希望由經濟財政與再生相茂木敏充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通過8月啟動的部長級貿易磋商(FFR)來協商解決。但實際上最終拍板的仍是川普。即便是在川普政權得到重用的萊特希澤也表示「相關案件請直接詢問總統(川普)」,所以日本不能對這一貿易磋商寄予太多期待。
川普在一系列的貿易談判中,用數量限制迫使對手做出讓步,也嘗到了甜頭。貿易相關人士認為,即便暫且熬過了此次首腦會談,川普也將在2020年的總統選舉之前,繼續將汽車作為武器使用。
《恐懼:川普在白宮》(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閱讀鮑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描寫白宮內幕的這本新書就像是在體驗遊樂場的鬼屋。以高高在上的眼光對川普進行批評很容易,但對於日本來説,不與川普交往的選項不可能存在。即便是對於懂得如何與川普保持恰當距離的安倍來説,貿易問題也是棘手的課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