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之後,日本經營之神是誰?
2020/01/02
中山淳史:《阿米巴經營》、《生存之道》、《成功的要義》、《追求成功的熱情》、《工作法》——在北京和香港的機場書店裏,你會注意到大量擺放著這些書名的圖書。
書的作者都是日本人。京瓷創始人、名譽會長稻盛和夫也由於「阿米巴」而聲名遠揚。這些中文書的日文原版分別是《アメーバ経営》、《生き方》、《成功の要諦》、《成功への情熱》、《働き方》。稻盛和夫在海外的人氣之高出人意料。據京瓷官網披露,稻盛和夫著作的簡體中文版就超過23種。
![]() |
稻盛和夫(資料圖) |
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人氣呢?一位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專家認為「就中國的情況來看,現在開始走日本以往走過的路子」。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從高速增長轉變為按巡航速度增長,經營者和商界人士也開始意識到取代「高速」的經營模式和生活模式。
稻盛和夫年事已高,為了向年輕經營者傳授經營哲學而創設的「盛和塾」於2019年7月最終落下帷幕。授課學員約1.5萬人,半數以上是來自海外的經營者,中國人佔到7千。日本今後還能不能産生這種擁有狂熱粉絲的經營者?或者像稻盛和夫一樣讓全世界為之傾倒的經營者呢?也許有人會説不是有軟銀的社長孫正義、迅銷的社長柳井正嗎?
2019年日本的年號從「平成」過渡到「令和」,有各種版本的「時代經營者」排行榜,但排名第一的不是稻盛和夫,就是孫正義。例如日經商務雜誌的排名是:第一 孫正義、第二 稻盛和夫、第三 柳井正、第四 三木谷浩史(樂天社長)、第五 永守重信(日本電産會長)。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稻盛和夫還是孫正義,都不屬於平成時代,而是昭和時代的經營者。稻盛和夫創建京瓷是在昭和34年(1959年)。孫正義創建軟銀則是昭和56年(1981年)。
日本平成時代未誕生「經營之神」
一般來説,昭和時代的經營者分為三種類型。松下電器産業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和索尼的盛田昭夫、本田的本田宗一郎等屬於第一代,稻盛和夫和飯田亮(西科姆創始人)、牛尾治朗(牛尾電機創始人)等屬於第二代,孫正義屬於之後的第三代,柳井正和永守重信也屬於這一代。
也就是説,儘管是「平成」年代的經營者排行榜,但按譜係來講,作為這一時期代表的稻盛和夫、孫正義、柳井正可以説是在昭和後期就已經成名,勢頭一直持續到平成時代,或者説在平成時代進一步名揚天下。「平成」的30年,日本沒能誕生新的世界級經營者。更進一步來講,就是日本未出現開創新産業的創業經營者。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誕生了多位像拉里·佩奇(谷歌聯合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亞馬遜創始人)那樣的卓越經營者,和日本有著明顯差異。
日本電子商務企業樂天的三木谷浩史等人趕上2000年代的網際網路熱潮而一度受到關注,但沒有一個脫穎而出發展成為全球性企業。最終未能成長起來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商業模式屬於「時光機型」。所謂「時光機型」,就是利用時間差,將海外尤其是美國已經確立下來的商業模式成功移植到日本的方法和思路。例如一提到IT(資訊技術)服務的普及,業界就存在「日本比美國晚10年」的經驗法則。日本的許多IT經營者都盯著這一點,坐等熱潮的到來。
孫正義最初的風格就被認為是這樣。現在的孫正義和當初不同的是,為了站在全球最前沿而創立基金,瞄準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升級換代。回顧日本的産業歷史,就會發現這種「全球化發展」並不少見。昭和時代的索尼和本田就是這麼做的。而且是在電子和汽車這一當時最熱門的「頭號人氣項目」上登上世界之顛,贏得了廣泛讚譽。
![]() |
孫正義(資料圖) |
遺憾的是「平成」年代裏,在作為引領産業的「網際網路」和「移動」領域並未出現掌握技術主導權的日本企業。在商業活動已經深深植根於網路的時代,對於日本來説,似乎正面臨著所謂的「語言缺陷被放大的時代」。因為人口和市場巨大的英語圈和漢語圈的企業、經營者、創業者有著先天的優勢。日本「經營共創基盤」的首席經營官(CEO)冨山和彥稱網路時代是「虛擬空間的語言服務時代」。日語原本就是禮節性語言,由於英語和漢語的崛起,正逐步演變成「小語種」。「時光機型」商務模式的選項對於經營者來説,也許只是無奈之下的選擇吧。
美國優秀人才選擇創業
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網路帶來的顛覆性創新到來之後,越來越呈現出對大企業不利、對風險企業有利的局面。美國原本就是一個號稱「創業者資本主義」的國家,也就是説整個社會都有著最優秀的人才進行創業的傳統,這一特質在進入到網路時代後迅速發揮出優勢,優秀風險企業經營者層出不窮。
而日本和歐洲則是「大企業資本主義」的比例高。尤其是平成時代初期網路時代剛剛到來時的日本,缺乏像美國那樣的人才流動和社會機制,尚未擺脫最優秀人才進入政府部門和大企業的傳統。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昭和時代著名經營者之所以人才輩出,就是因為當時還沒有固定的人才吸納場所。當時由於二戰導致國土荒廢,優秀人才失去工作,不得不走上去創建索尼和本田的道路。
但昭和時代走上戰後復興軌道後,形成了以大企業為中心的經濟體系,情況發生顯著變化。教育系統也隨之得到完善和構建,形成了努力取得好成績,接受有正確答案的考試,進入大機構的潮流。這是帶來昭和後30年成功的關鍵。
但持續到平成年代的這項機製作為創業者誕生的土壤反倒成為一種阻礙,原因是與顛覆性創新過於格格不入的文化已經在日本紮根。因此,日本在跳躍式發展時代到來後顯得不知所措,最終成為「昭和後30年的代價」。作為整個社會,或者是必要的結果,日本企業用了平成時代30年的時間來為之買單。
用棒球團隊與梅西比賽的日本
那麼,本應集結優秀人才的大企業為什麼沒有出現優秀經營者和革命型經營者呢?這也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正是前面提到的「優等生優待型」體系殘留下來的結果。平成時代,日本多半企業會大力提倡「改良改善型」的業務模式。組織內部出現了不能有奇思怪想的氛圍,如果適應這樣的氛圍變得重要的話,自然發跡的就會是那些擅長這些的人才。「以和為貴」,擅長溝通,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得以應付問題的領導就此大量産生。
目前仍在進行中的是汽車、材料等日本企業擅長業務領域今後仍極有可能接連不斷地出現顛覆性創新。如果是從棒球到壘球的變化話,只要稍加練習就可以適應,但現在即將發生「棒球變足球」級別的變化。如果從一開始就有這種意識,估計現在的領導們或許會是另外一群人。
![]() |
sony的創業者井深大(資料圖) |
不過,日本大企業多數只會考慮「棒球到壘球的變化」這個程度,根本沒有靈活替換選手或者徹底實施再教育的危機感。結果,比賽開始後球場上面對的對手是世界足球明星梅西和羅納爾多。誰都能明白這場比賽不可能贏。
站在日本大企業頂點的豐田汽車最近似乎稍微看懂這一點。豐田2015年從美國國防部研究機構挖走了人工智慧(AI)研究「大拿」,瞄準基於網路的百年一遇的汽車産業結構轉變,開始進行徹底改進。此外,豐田還積極向風險企業等投資,積極開放改革,瞄準AI、5G、材料、機器人和新領域,想盡辦法擴大業務領域。可以説這是豐田感受到了網路的結構轉變將波及汽車行業的危機感。
説起汽車,可能最貼近數位化和全球化時代經營模式的日産汽車也出現了動搖。日産的經營重組在平成時代初期,從法國雷諾挖來前會長卡洛斯·戈恩(刑事被告),採取在全球量才錄用的高速經營模式。不過,極度依賴卡里斯馬經營者的治理結構本身就存在缺陷。
日産組織的內部實情是和戈恩未加入日産時一樣的官僚體制幾乎尚存,戈恩不當行為曝光就證明了這一點。近20年一直對最高經營者的不正當行為置之不理的日本人經營團隊和員工的本質要想改變估計很難。
日本令和時代「經營之神」輩出的條件
話雖如此,但日本的産業界也不是沒有光明的先兆。那就是年輕一代。2019年就職的新社會人的就職企業意向調查顯示,並非和以往一樣,大學生的就職意向是一面倒向現有的大企業。人們對昭和、平成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終身雇傭」制的態度正在一點點轉變。相比一直只在一家企業工作,積累一些經驗,3~5年後跳槽到一家條件更好的企業,或者有自己創業想法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年輕人像昭和高度增長期一樣,想要前往海的另一邊,自己創業的話,期待也會隨之高漲。
對於日本在令和時代不斷誕生知名經營者的條件,仔細想想的話,筆者認為首先學生不應該到大企業「就職」,應該自己創業。東京大學畢業生中越來越多的人自主創業,而沒有出去找工作。在美國,從1980年代開始,優秀的學生幾乎不會進入企業就職,而是自主創業。最近,備受關注的以色列也是這樣。日本也有必要從根源上改變人員流動。
日本的大企業該如何改變呢?首先是企業治理能力改革十分重要。善於改進改良的人、善於搞平衡的人、老好人等已經很難當領導者了。正因如此,應該改變治理制度,委員會與企業氛圍、現有經營團隊的意向無關,而是著眼於未來選擇最佳的經營者。
![]() |
本田宗一郎(資料圖) |
最後是心態的變化。深知企業人事、組織結構的著名作家山口周在其著作《新型的時代》中做出了有趣的分析。該書中提到日本今後需要的「新型」人才應該是相比正確答案,更應該發現問題、相比預測更會構想、相比KPI管理,會更注重內涵、相比僅限於一個組織,能跨組織工作的類型。日本令和時代的新型經營者就應該這樣。
尤為重要的想像力。盛田昭夫與本田宗一郎都是預測未來,才創造出「隨身聽」、「超級幼獸摩托車」。這些都是他們自己想要使用且絕對需要這個東西而創造出來的,稻盛和夫也一樣。日本平成時代絕對欠缺的東西、令和時代想要恢復的東西,就是想像力。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本文部分出自《今後日本的論點2020 日經大預測》(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