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氫技術能否保持領先地位?
2021/05/27
松尾博文:目前日本在氫能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日本以燃料電池等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為榮。這種優勢能在氫時代繼續保持下去嗎?令人擔憂的是,日本企業在新技術引進初期處於優勢地位,曾多次出現進入普及期後掉隊的慘痛先例。
英國已開始在東海岸亨伯河(Humber)河口區域著手打造「零碳」産業集群。計劃回收工廠及發電站排出的二氧化碳,並把使用天然氣或風電製造的氫變成燃料,2040年把相關溫室氣體凈排放降為零。
![]() |
旭化成在福島氫能研究場建設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電解水製氫設備(福島縣浪江町) |
德國已經把強化電解水製氫設備的競爭力列為國家戰略。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取氫時,電解設備必不可少。德國計劃2040年使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為此將進行資金支援並完善相關環境。
以前對氫興趣不高的歐洲國家最近為何突然把目光轉向氫呢?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小山堅表示,「歐洲國家已形成一種共識:如果不推進氫的廣泛應用,脫碳化藍圖將無從制定」。
英國20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44%,減排率在主要國家中第一。儘管在北海建設的大面積海上風力發電設施起到了重要拉動作用,但為了實現零碳社會,英國也不打算放棄氫能和原子能。計劃為脫碳化時代的能源結構做好充分準備。
三菱重工將在亨伯河參與把發電燃料轉換成氫的計劃。在天然氣火力發電站的燃料中首先混入30%氫的混燒技術已取得進展。將來計劃把氫的比例提高到100%,到2025年推出專燒氫的發電渦輪機。
旭化成將在德國參與使回收自發電站的二氧化碳和氫發生反應,製造用於運輸用燃料等的化學品的試驗業務。旭化成還面向日本福島縣浪江町的氫試驗設備,提供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鹼性電解水設備。關注上述技術的各地項目都來諮詢三菱重工和旭化成這兩家企業。
氫時代的開啟將給日本企業帶來機會,但海外政府和企業也在齊心協力培育實力,日本和海外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日本企業在氫領域能否勝出?
據日本東京大學未來使命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小川纮一介紹,在美國獲批的液晶智慧財産權中,近9成曾被日本企業掌握。在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日本一度佔據超過8成的市佔率,但進入21世紀後份額急跌。
不僅是液晶,在DRAM、光伏面板、車載導航儀及DVD等産品方面,日本企業在引進初期具有絕對優勢,一旦進入全面普及期,突然失去了競爭力。小川警告説:「20世紀90年代發生的事情21世紀20年代還會發生」。
小川纮一還指出,為了不重蹈覆轍,需要「堅守核心技術,並建立開放的生態系統」。他列舉的成功案例是英特爾及蘋果的戰略。能否在全球構建由各種企業參與、有系統思維的分工體制?這將成為脫碳化時代日本保住技術優勢的條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