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盛典」的尷尬

2021/08/11


      北川和德:在人類與新冠疫情鬥爭的背景下舉辦的東京奧運會被寄希望於起到加深世界聯繫和團結的作用。各國運動員在賽場內外的身姿展現了體育所擁有的增進相互間的敬意、孕育友情的積極意義。不過,場外也暴露出了充滿諷刺的現實,那就是被國家間的獎牌競爭而煽動的民眾間的感情對立。

   

在奧運會閉幕式上談笑風聲的各國運動員們

   

      在本屆奧運會上,克服新冠疫情投入比賽的運動員們相互鼓勵的場景給人留下的印象比以往更為深刻。一方面,因國家間過熱的獎牌爭奪而助長的民族主義的弊端也顯得越來越嚴重。

  

      最顯著的就是SNS(社交網站)上的評論。雖然對名人的無心中傷不僅限於體育運動員,但在此次奧運會上出現了隔海對奧運會上打敗自己所支援的本國選手的對手進行攻擊的現象。

     

     在乒乓球混雙比賽中獲得金牌的伊藤美誠和水谷隼、獲得男子體操個人全能冠軍的橋本大輝、在衝浪男子比賽中摘得銀牌的五十嵐鹿野等日本運動員的遭遇成為話題,但這種情況不僅限於日本運動員。

 

      只不過是體育競賽的勝負,卻被理解為是國家和民族優越性的體現,很多人因此無法接受失敗甚至産生不講道理的憤恨。原因在於奧運會是龐大的國家之間的對抗戰。

 

      雖然只是極少一部分人反應,但現在有了可以將負面情緒廣泛傳播到全世界的工具。倘若在SNS上傳播開來,尤其喜歡刺激人的負面情緒的媒體就會報道,然後,這就會被理解為是大部分人的意見,國家之間的對立和厭惡感也因此一步步升級。

     

      國際奧會(IOC)針對運動員在SNS上遭遇的情況等表示「將採取一切方法支援運動員們」,但需要保護的並不僅僅是運動員。旨在為實現和平社會而提供貢獻的奧運會的理念正受到威脅。

     

出席對奧運會進行總結的記者會的國際奧會主席巴赫(8月6日)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是個人項目或團體項目的運動員之間的競爭,不是國家間的競爭」、「不能按照國家進行世界排名」。

  

      儘管如此,不止媒體,奧組委的官方網站上也刊登了按照各國和地區奧林匹克委員會(NOC)排名的獎牌榜。從事奧運會研究和教育等相關業務的日本奧林匹克學院(Japan Olympic Academy,簡稱:JOA)的有識之士以不符合奧運理念為由,要求東京奧組委重新考慮獎牌榜的問題,但得到的回復是「在過去的奧運會,國際奧會也是允許的,不存在問題」。提出的理由是,這是不按國家而是按各奧委會進行獎牌排名。聽起來只像是在詭辯。

  

      以往,利用奧運會發揚國威是專制國家的常用手段。但最近,民主國家為了增加獎牌而不顧一切注入資金的情況也很突出。

  

      怎樣才能讓奧運會回到非國家競爭而是個人競爭這一原點?「和平的盛典」如果引發國家之間的對立和憎恨那舉辦的意義將消失殆盡。在調整已達到極限的過度商業主義的同時,這也將成為奧運會必須直面的課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北川和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