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的「便宜陷阱」
2021/11/30
川崎健:日本股市也許正在朝著有點棘手的方向發展。原因是讓人懷疑存在「價值陷阱(Value Trap)」。如果真是這種情況的話,投資者即便覺得股價確實便宜而購買,但股價也會始終停留在比較便宜的水準不上漲。日本企業的業績良好,外部環境也不算差。如果這樣市場仍隱藏著陷阱的話,那肯定自身有原因。
投資者一定會對日經平均指數11月24日的大幅下跌感到迷惑不解。
日本股市發生震動的原因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鮑威爾連任。由於認為金融正常化會取得進展,11月23日的美國長期利率上升,利率升高産生負面影響,導致美國高科技股下跌。在11月24日的日本股市上,醫療資訊企業M3等成長股被拋售。
![]() |
日本股市跟不上美國股市的原因恐怕在於缺少美國那樣的超大型科技企業,成長股的比例較低。
對於日本的汽車、金融等價值股(股價便宜)來説,經濟回升帶來的美國利率上升應該起到利多作用。
把美國10年期國債實際利率和日美相對股價指數(東證股價指數÷標普500指數)放在一起來看,二者一直是聯動的。美國利率上升在關鍵時刻無法惠及日本股市。
![]() |
日本股市的基本盤(Fundamentals)並不壞。
目前,東證股價指數(TOPIX)的每股收益(EPS)為138日元,超過了2018年10月的134日元,創出歷史新高。如果將2019年底的水準視為100轉化成指數的話,日本為115。雖然比不上美國的124,但已顯示出超過歐洲企業(110)的業績回升跡象。
日本企業每股的收益增加,股價卻不漲,原因在於反映市場增長期待的市盈率(PER)降低。
從未來12個月的預測來看,東證股價指數的市盈率為14.7倍。雖然過去5~6年一直徘徊在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市盈率(目前為21.5倍)的約8成水準,但3月以後明顯落後於歐美。
![]() |
日本的股票再便宜也沒人買,是因為存在結構性擔憂。瑞穗證券的首席股市策略師菊地正俊指出,「海外投資者之間開始出現這樣的觀點:由於疫情原因,日本將在與海外的成長競爭中敗下陣來」。
當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岸田文雄政府出台了55.7萬億日元的史上最大規模經濟刺激對策。但這也沒有成為成為利多因素,原因是市場清楚地認識到,「日本不太可能通過國家級的大規模財政支出來提高經濟的潛在增長力」(菊地正俊)。
在「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中擔任委員的經營顧問冨山和彥表示「如果用跑馬拉松來比喻的話,跑完全程用兩個多小時的歐美人一直在討論如何在保持時間不變的情況下維持優美的跑姿。但在新資本主義下,有太多日本企業家産生誤解,認為允許跑4個小時」。
在通過改革把企業的凈資産收益率(ROE)提高到與海外相當的兩位數水準成為關鍵的時候,市場警惕岸田文雄政府可能會釋放出「為股東分配的利潤要合理,凈資産收益率1位數就夠了」的信號。如果是這樣的話,海外投資者就算日本股票再便宜也不會買的判斷就顯得合理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川崎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