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傻瓜的圍牆和共同富裕
2021/12/02
田中陽:美國特斯拉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伊隆·馬斯克是一個爭議不斷的人,經常爆出驚世之語。其一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署長戴維·比斯利在電視節目中點名馬斯克,「只要(超級富豪)捐贈60億美元,就能幫助那些不被救助就會死去的4200萬人」。
被「逼捐」60億美元
鑒於此,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只要聯合國證明60億美元就能解決全球饑餓問題,而且任何人都知道錢如何使用,我會立即出售特斯拉股權,準備60億美元」。這是多麼寬廣的心胸。
另一個則是馬斯克自己發起的行為。11月6日,他在推特上發起了投票,「最近有人説股票的帳面收益成為逃稅的手段。所以我提議出售10%特斯拉股票,你是否支援?」,表示將遵從投票結果。
![]() |
馬斯克在推特上提出「出售所持特斯拉股權的10%」。通過用戶投票功能詢問贊成還是反對,結果贊成者居多 |
按現在的股價計算這筆交易達到約200億美元。投票已經結束,結果是贊成出售超過反對。
不清楚捐贈60億美元和拋售股票這2件事之間存在何種關係。但有觀點認為,美國社會長期存在對超級富豪的嚴厲視線,質疑他們「幾乎不納稅,財富越積越多是否恰當」。這是對這種觀點的馬斯克式回應。
1![]() |
養老孟司指出,「人類大腦變得強大,慾望就會沒有止境。對金錢的慾望就是典型」 |
針對馬斯克的言行,回想起日本解剖學者養老孟司約20年前出版的著名暢銷書《傻瓜的圍牆》中的一段話。
「慾望有很多種。例如食慾或性慾,一旦得到滿足,就會暫時消失。但是,人類大腦變得更加強大,某種慾望就會沒有止境。對金錢的慾望就是典型,沒有窮盡。總之,這種慾望或許屬於本能,沒有基因方面的抑制」。養老孟司稱之為「慾望的失控」。
如果按照《傻瓜的圍牆》的説法,馬斯克有可能打破這堵圍牆。
從對財富的執著來看,尤其是創始人,不僅存在「傻瓜的圍牆」一説,還有財富即自己這種「分身」説。對創始人來説,從零開始創造的企業的銷售額、利潤和股價上升會讓人感到創始人自身「變得了不起」。相反,如果這些數值下降,就會産生「切膚之痛」。
曾是日本最大流通企業的大榮創始人中內功曾表示:「企業就是我的分身」。尤其是隨著歲月流逝、體力下降之後,創始人會更加積極地壯大分身。孤獨的創始人的猜疑心加強,相信的東西往往是持續膨脹的數字,也就是財富。放棄財富更加糟糕。更何況所持股票的出售可能導致經營影響力下降,更為嚴重。
對於財富問題,世界行銷學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常常這樣表示,「每當聽説美國企業的CEO拿到鉅額報酬的新聞,我就會怒氣上衝。他們的貪慾從哪兒來的?」與養老孟司同樣,科特勒也對貪婪發出了嚴厲批評。
關於對財富的執著,科特勒在《我的履歷書》欄目(日本經濟新聞2013年12月28日)中寫道:「(富裕階層)獲取不相應的財富,難道不知道這是在勒住自己的脖子嗎?財富分佈不均最終會降低中産階級的購買力,消費需求不是持平就是減少。就業也會隨之減少。國民的不滿加劇,導致憤怒,這一點無法否認」。其看法是,如果財富沒有被適當分配給中産階級,富裕階層本身也將無法獲得財富帶來的恩惠。
科特勒在提到高額的董事薪酬時表示,「歸根結底來説,是否有人能夠配得上這麼高的報酬?」科特勒在投身於行銷研究之前的專業是勞動經濟學,這是他特有的看法。
何謂理想的財富分配
圍繞財富分配的理想狀態,不僅是美國的問題,在日本之前的眾議院選舉中也成為爭論焦點之一。中國提出的「共同富裕」也受到關注。
原本財富的分配在市場經濟之中自然完成,然後通過稅收等制度進行再分配。但是,在社會複雜化的情況下,這種社會體系越來越難以發揮功能,這也是事實。異常氣象和新冠疫情等外在因素也在動搖經濟社會。全球出現了對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新自由主義的修正動向。
![]() |
領導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馬斯克經常爆出驚世之語(Reuters) |
因此,「捐贈」這一古已有之的方式受到了關注。馬斯克或許是想緩解社會對避稅的批評。作為緩解貧富差距的手段,面臨社會和民眾的隱性壓力,他選擇了容易理解的捐贈這一形式。
在日本,曾與馬斯克有過交流的ZOZO創始人前澤友作出售企業股權,模倣「長腿叔叔(匿名捐贈的小説人物)」,將錢分給了很多人。他表示「希望大家都變得幸福」,顯得非常真誠。
財富的分配到底該如何進行?《傻瓜的圍牆》的第八章(最終一章)這樣寫道:「對傻瓜來説,只有圍牆的內側才是世界,看不到外面。甚至並不知道外面的存在」。馬斯克等人能否打破圍牆,不斷創造出重視財富分配的新企業家形象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田中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