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動搖日本人的餐桌
2022/03/15
吉田忠則: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國際穀物價格發生震盪。對於很多食品已經面臨漲價的日本的餐桌來説,這可能會帶來進一步打擊。背景原因在於日本糧食供應結構在很多方面都依賴於海外。
由於關乎全球糧食問題,烏克蘭危機的影響最先顯現出來的應該是國際穀物價格。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小麥出口量佔全球約3成的農業大國。由於烏克蘭局勢緊張,歐美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兩國的小麥出口停滯,進入3月後國際小麥價格達到了歷史最高點附近。
![]() |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量佔全球的約3成(2020年9月,俄羅斯中南部鄂木斯克州,REUTERS) |
國際價格高漲是日本食品漲價的主要原因。自2021年起,由於進口小麥和包裝材料等的價格上漲,日本的麵包及泡麵等食品紛紛漲價。烏克蘭危機有可能進一步加劇這種動向。
日本糧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從海外採購的問題凸顯出來。糧食自給率作為顯示海外依賴程度的指標而為人熟知,日本的糧食自給率接近4成,但如果只關注幾個重要領域的話,就會發現日本有3個領域對海外的依賴度高達9成。首先,日本的小麥進口比例達到約9成,受海外市場行情影響較大。
小麥價格高漲有可能直接影響食品價格,而玉米則可能帶來間接影響。全球玉米貿易以飼料用玉米為主,烏克蘭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日本飼養家畜所需要的濃縮飼料約9成依賴於從美國進口的玉米等。
![]() |
烏克蘭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國之一(2021年7月,基輔近郊,reuters) |
可能會削弱日本的生産基礎
由於中國需求增加,以及南美的主要生産國預計會歉收等原因,國際玉米價格原本就呈現上漲趨勢。由於市場擔憂烏克蘭局勢會導致玉米出口中斷,目前國際價格進一步上漲。玉米價格上漲可能會波及日本的豬肉和雞肉等的價格。如果無法轉嫁上漲的成本,就會擠壓畜産經營,可能會削弱生産基礎。
此外,農産品生産所需的肥料貿易的動向也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日本化肥的主要原料有9成以上依靠進口。日本的主要採購來源地是中國,中國優先供應本國,于2021年10月事實上停止了出口,生産一線普遍出現「肥料不足」的動盪。
最近本來已開始出現一些積極的預期,認為中國出口限制有所放寬,情況將會改善。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此次的烏克蘭危機。俄羅斯也是肥料原料的主要生産國,日本也從該國進口一部分。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全農)擔心「很有可能受到巨大影響」。如果廣泛作物的生産成本因肥料供求緊張而上漲,還是有可能反映到食品價格中。
在日本依賴海外的「3個9成」中,肥料領域由於日本缺乏磷等礦物資源,不得不依靠進口。那麼,像飼料穀物這樣的、日本原本也有國産供應餘地的作物為何會依賴海外呢?
間接原因是日本原《農業基本法》
間接原因是1961年制定的日本原《農業基本法》。這部法律也被稱為日本戰後農政的憲法,其目的是將農産品生産轉向需求有望擴大的食品。畜産業曾是代表性領域。
相關人員十分清楚,要想振興畜産業,需要大量飼料。這作為當時的記錄都保留了下來。但農政避免從正面解決飼料穀物的國內生産,而是通過從美國進口大量玉米來應對。
主導基本法制定的原農林省事務次官小倉武一在1962年出版的著作《思考農業的未來》中寫道,「日本要儘量避免與擴大貿易的國家的農産品展開競爭,而將重點轉向即使競爭也不會輸的作物上」。
![]() |
原農林省食物次官小倉武一(1990年4月,東京霞關) |
日本戰後的糧食供應結構是在以美國為主的國際關係下形成的。結果導致飼料依賴海外。今天,在動搖戰後國際秩序的烏克蘭危機下,風險再次凸顯出來。
這種結構可能很難立即改變。但意義在於開始從正面討論採取什麼措施能長期緩解對海外的依賴。此次危機把很多課題擺在了日本糧食政策的面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