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年前批評人民幣貶值,現在讓日元貶
2022/04/13
高橋哲史:20年前,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中國曾是不受歡迎的人。原因是他在日本財務省擔任財務官的2002年12月,在英國《金融時報》上刊文批評「中國正在輸出通貨緊縮」。
![]() |
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資料圖,REUTERS) |
當時的中國為了推動出口,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遠低於實際匯率的水準。「必須容忍人民幣升值」,黑田敦促中國改變匯率政策,點燃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國際輿論。
中國面對猶如無事生非的黑田的論文感到憤怒,這一點不言而喻。「日本是否要毀掉中國的增長?」筆者還記得當時中國的熟人發來這樣的質問。
當然,黑田視為問題的不僅僅是中國。
黑田在卸任財務官之後撰寫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我認為,消費者物價下跌已進入第5年的日本更應該探索包括採用物價穩定目標在內的根本性的貨幣政策轉變」(《貨幣外交——財務官的1300天》)
當時日本日趨嚴重的通貨緊縮正在向歐美擴散。在黑田的眼中應最先採取行動的日本銀行看起來正在袖手旁觀。
黑田就任日本銀行總裁是在2013年3月。他就任之後啟動了被稱為「異次元」的史無前例的大膽的貨幣寬鬆。除了提出2%的通貨膨脹目標外,還承諾在日本經濟擺脫通貨緊縮之前維持相關政策。
結果如何呢?在大規模貨幣寬鬆啟動過去9年的如今,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幅仍未達到目標。2022年2月與上年同月相比僅上漲0.6%。如果遵守承諾,將很難使貨幣政策轉向緊縮方向。
但已經無法一個勁兒這麼説。原因是日元貶值的大潮正在湧來。
日元兌美元匯率3月28日一度貶值至1美元兌125日元關口,創出6年零7個月的最低水準。直接的契機是日本銀行為了抑制長期利率的上升,決定實施多天無限制買入國債的「連續限價購債制度」。
環顧世界,通貨緊縮已然成為過去時。由於擔憂約40年來的歷史性通貨膨脹的威脅,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為代表,世界主要的中央銀行將加快加息。另一方面,只有日本銀行無法停止應對通貨緊縮的貨幣寬鬆。日美的利率差加大,日元貶值順理成章。
受烏克蘭危機的影響,原油和穀物的價格正進一步上漲。對這些商品依賴進口的日本來説,目前日元貶值的消極層面更為突出。經常項目收支的惡化招致日元進一步貶值的「日元貶值螺旋」正日趨向現實靠攏。
在此情況下,黑田仍就重申「日元貶值有利於日本經濟」,將維持推動日元貶值的貨幣寬鬆。這是因為無法改變日本經濟仍處於通貨緊縮下這一看法。面臨夏季的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黨內出現要求採取經濟刺激舉措的呼聲,在此背景下,岸田政權缺乏同意縮減貨幣寬鬆的餘地。
20年前,批評中國的人民幣貶值政策的黑田爭取到國際輿論的支援。但是,20年過後,他仍未給「與通貨緊縮的戰鬥」劃上句號。如今已沒有援軍。希望增加出口的美國也日趨對日元貶值顯示出不滿。
黑田擔任日本銀行總裁的任期還剩下1年。不過,仍看不到他孤獨戰鬥的終結。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經濟部長 高橋哲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