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的綜合實力逼近50年來低點
2022/01/21
日元的綜合實力已經逼近50年來的低點。國際清算銀行(BIS)1月20日公佈的2021年12月日元實際有效匯率(2010年=100)為68.07,已經接近1972年的水準。日本銀行(央行)認為,日元貶值有助於提高經濟增長率,但日元實際有效匯率的下降意味著在物價低迷和名義上日元貶值的共同影響下,日元的對外購買力降低。同時也導致消費者的負擔感增加。
實際有效匯率是對各國貨幣的價值進行計算,並在考慮物價波動後進行調整得出的數值。實際有效匯率越高,代表購買國外産品越便宜。國際清算銀行稱,日元在2021年12月的數值與199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水準的2015年6月持平。1993年以前的數值由日本銀行推算得出。
![]() |
日元的實際有效匯率在1995年達到150以上的最高水準,現在比當時降低了超過50%。日元實際有效匯率下降的原因是,未能通過匯率的波動來調整物價上漲率的內外差距。本來物價上漲時購買力就會降低,因此貨幣的價值會下降。反之,如果物價穩定,貨幣就能保值。
從1995年到現在,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綜合)僅上漲4%,而美國上漲了84%。在日本物價沒有上漲的情況下,日元價值上升,這一點本來應該反映到日元的名義匯率上。但由於利息差等原因,日元的實際匯率卻在1月上旬跌至1美元兌換116日元多,降至5年來的低點。目前是1美元兌換114日元多,比1年前貶值了10日元。
從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計算的「巨無霸指數」(根據麥當勞巨無霸漢堡的全球同樣規格産品的價格,對匯率進行比較)來看,日美的物價差距也很明顯。截至2021年7月,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在日本賣390日元(約合人民幣21.73元),而在美國賣5.65美元(約合650日元,約合人民幣36.22元)。美元兌日元不漲到1美元兌70日元,就無法填補價格差距。日元行情正走向日元貶值,導致購買力下降。在美國買同樣的商品要比在日本國內多花7成的錢,否則就買不到。
![]() |
日元(REUTERS) |
日本的連鎖拉麵店提供的拉麵在日本國內賣8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44.58元),而在美國賣接近20美元(約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6.75元)。奈飛的會員套餐在日本的包月價格為1980日元(約合人民幣110.33元),而在美國高達19.99美元(約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6.75元)。2021年以後,隨著經濟從新冠疫情中恢復,很多國家面臨通貨膨脹,與日本的物價差距越拉越大。
日本央行1月19日公佈的推算結果顯示,日元實際匯率每貶值10%,隨著出口企業的收益改善及訪日旅遊增加,日本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年增長0.8%左右。雖然整體景氣度提升,但購買力下降將導致從國外進口商品時成本增加。
日本央行的進口物價指數顯示,日常商品的進口物價明顯上漲,牛肉比10年前暴漲2.4倍、小麥上漲66%等。粗糖及棕櫚油的進口價格已達到1980年代以來的高位。今後,如果漲價進一步轉嫁到銷售價格中,日本消費者的負擔會更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