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熱轉向體育

2022/04/21


  川手伊織:2022年1~3月中國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長4.8%。由於為控制新冠疫情而採取的限制政策,3月的消費與上年同月相比轉為負增長。對未來的不安讓人們捂緊錢袋子。但在有孩子的家庭,對於提升身體能力或學習球技的培訓班的支出則在增加。中國政府2021年加強監管的教育培訓行業正在發生什麼呢?

      

  「今年冬天參加滑雪培訓的學生和孩子每次有700人,2年前只有80人,增加到快9倍」。在北京市經營運動相關培訓班的老張難掩驚訝。

   

 在中國的中考中,體育也成為必考科目(參加跳繩考試的學生們,貴州省貴陽市)

     

  雖然很多孩子是受2~3月的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觸發,但老張指出,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限制教培的政策。「英語、數學培訓班在週末和長假沒法開課,讓孩子學體育的家長多了」。

      

  中國在2021年7月對面向中小學生的教培行業加強了限制。希望遏制上漲的教育費,減輕家庭教育負擔,阻止出生人數減少。英語、數學等科目成為限制對象。

     

  作為替代,受到社會關注的是運動相關培訓。不僅是滑雪、游泳、籃球、足球等項目。在購物中心等處,還有教授跳繩和跑步方法的培訓班,以及功夫和柔道的練功場。

   

在購物中心裏的健身房學習游泳的孩子(北京市)

    

  住在北京市的老魏讓8歲的獨生子從2年前開始參加滑板培訓。1節課(1小時)要1000元。但老魏滿意地説:「以前孩子瘦,有點讓人擔心,但産生興趣堅持下來,體力也好了」。

        

  教育領域的調查公司上海寰道教育科技在北京、上海及省會城市調查有中小學生的家庭,6成以上家庭回答稱,每年花費1萬~5萬元學習體育相關技能。甚至有家長説:「這幾年花了100萬」。

      

  為什麼體育培訓受到關注呢?背景是體育已在中考中成為與語數外並列的必考科目。

     


          

  中國政府2020年10月提出了提高中考體育成績比重的方針。例如,北京市2021年底決定把目前滿分為30分的體育分數用7~8年時間提高至70分。還將包含中小學生時代的基礎體測的結果。

       

  廣東省廣州市收緊了中考跳繩測試的滿分標準。原本是1分鐘176次,2021年提高到182次。在中考時,體育成績的比重和體測的難度提高,激發了家長的教育熱情,運動相關培訓開始受到關注。

  

在中國的中考中,體育也成為必考科目(參加長跑測試的學生們,貴州省貴陽市)

      

  此前由於限制加強而出現大量解雇和企業倒閉的中國教培行業也將擁抱新商機。新東方2021年夏季在山東省青島市和天津市開設了中考體育對策的講座。

   

  教育研究機構多鯨教育研究院預測稱,中國的運動和體育教育市場的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1300億元。增至教培限制出台之前的2020年的1.8倍。

  

     

  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很多,包括祖父母在內,教育熱情很高。在培訓班學英語、數學的費用因政府的價格管控而下降,但體育培訓等處於限制對象外,今後價格可能隨著需求增加而水漲船高。

    

  北京市的教育行業相關人士表示,「有傳言説體育和音樂培訓班也將受到價格管控」。在此基礎上指出,管控只不過是貓捉老鼠的遊戲。「只要家長重視孩子未來,認為是必要支出,即使擴大監管範圍,也會産生家庭教師等新的承接力量」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