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逆襲(下)中國穩步加強關係
2022/12/08
中東的石油資金正在發生改變。美國調查公司SWF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UAE)和科威特的3個主權財富基金(SWF)的資産餘額預計在目前逾2.147萬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其背景在於,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推算顯示,2022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的石油出口收入達到逾9000億美元,創出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市場相關人士正在關注鉅額資金的流向。
此前那樣流入美國國債的資金比例減少,或將流向風險較高、但有望增長的領域。
![]() |
繼10月之後,在巴林等處設有基地的中東私募股權投資(PE)基金Investcorp的執行董事長穆罕默德·阿拉爾迪 (Mohammed Alardhi)將於2023年初再次訪問東京。計劃到2027年之前使資産管理規模(AUM)由目前的420億美元增加至1000億美元。他表示「需要推進投資多元化,將關注屬於世界增長中心的亞洲」。據悉最低目標是使佔資産組合分別為逾10%和5%的對亞洲與對日本投資翻一番。
阿拉爾迪舉例稱「感到驕傲」的是,對1818年創建的熊本縣老牌醬油企業浜田醬油的出資及業務重振。2016年香港基金對其出資,Investcorp參與其中。
![]() |
中東的石油資金流向日本熊本縣的老牌醬油企業 |
關於將股權過半數出售給外國基金的背景,浜田醬油的浜田浩成表示,「需要改變依賴萎縮的國內市場的現狀」。該公司10月啟動了對美出口。釀造廠同時設置了由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咖啡館,成為旅遊勝地,企業形象得以提高。
石油資金似乎也將流向中東區域內。沙特實力派人物、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推進沙特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國家改造,加強培育國內産業。還將完善該國國內證券市場的規則,讓普通投資者也容易把資金投向國內。
從沙特的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來看,現在約為7000億美元的資産規模預計到2025年增至1萬億美元,在2030年之前成為世界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最初曾被指通過取得美國科技股和低估股來追求回報,但今後將加強有助於國內産業培育的投資戰略。
10月,國際投資會議「未來投資倡議」(FII)的相關活動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記者向一位基金運營者詢問投資戰略,對方展示了不斷跳出要求「公共投資基金」投資沙特的SNS(社交網站)資訊的手機畫面,為巨大壓力而苦笑。
在大約20年前,當時的沙特王儲阿布杜拉(後來的國王)對海灣投資者放棄本國、全面投資海外的情況發出嘆息。中東的機構投資者和公共投資機構以極為保守的投資風格而著稱,大部分投向了美國債券等安全資産。
到2000年代,儘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推進加息,但長期利率沒有提高,當時的美聯儲主席葛林斯班稱這種狀況為「conundrum(謎)」。存在中東的石油資金買入債券的行為壓制長期利率上升的一面。目前,在美國金融當局再次邁向緊縮的背景下,中東的資金有可能未在美國國債市場感受到過去那樣的吸引力。
沙特等海灣國家的貨幣大部分與美元掛鉤。雖然存在政治摩擦和相對的石油交易下降,但認為美國和中東的戰略關係瀕臨瓦解危機的看法似乎有些誇張。
另一方面,中國為了應對美國,正在穩步接近中東。中國目前已成為中東原油的最大買家,積極發展石油人民幣,正在尋找機會動搖石油市場的美元主導權。中國將在私底下努力填補在美國減少參與中東事務的背景下産生的空白。
以石油的大幅減産為契機,「中東的逆襲」拉開序幕。石油資金從美國流向亞洲和中東,或將招致市場的動盪。在與美國之間出現裂痕的背景下,與中國和俄羅斯加強合作的行動甚至有可能改變國際秩序和經濟走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開羅 久門武史、杜拜 福富隼太郎、編輯委員岐部秀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