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旅遊大國日本(1)當地人只想普通生活

2024/03/18


  在總是停滿旅遊大巴的通往清水寺的五條坂,停著幾十輛消防車和救護車,周邊一片混亂。2023年9月,一家餐飲店發生火災,一位50多歲的男子需要送醫急救,黑煙籠罩了這一帶。

   

通往清水寺的道路擠滿了訪日遊客(2月中旬,京都市)

  

  家住附近的一位女性(76歲)回憶當時的情況説:「可能因為旅遊旺季,消防車到得慢,釀成大火」。火災現場的邊上是巴士停車場,旅遊旺季時會擁堵到車輛動彈不得。「需要救護車時也不能立刻到」,對於這位高齡女性來説,這並非事不關己。

   

  遊客集中在特定景區、影響市民生活的過度旅遊(旅遊公害)在京都越來越嚴重。很多當地居民抱怨JR京都站前的公交站總有外國遊客排長隊,日常的公共交通癱瘓。

     

  因新冠疫情爆發而驟減的訪日遊客確實在回歸日本。

      

  據京都市觀光協會介紹,2023年11月在總住宿人數中,外國人佔到51.5%。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1月增長了4.9個百分點,創出2014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新高。

   

在國外也很有名的旅遊景點清水寺很難被排除出旅遊路線(2月中旬,京都市)

  

  京都市為了引導遊客從擁擠的公交轉向乘坐地鐵,2023年9月停止銷售市公交的單日車票,但還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連接京都—嵯峨嵐山間的JR嵯峨野線因新冠疫情下乘客減少,在2021年10月把每小時5班的白天運作班次減少到了4班。受此影響,2023年旅遊旺季即使是工作日白天,也因訪日遊客的乘坐導致跟通勤高峰一樣擁擠。

    

  由於乘客增加,JR西日本3月16日將調整運作時間表,把班次恢復到跟新冠疫情前一樣。但奈良縣立大學地區創造學部的新井直樹教授指出:「緩解交通機構的擁擠並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雖然京都府和京都市呼籲遊客和旅行社向郊外分散,但嵐山和清水寺等著名景點仍很難從旅遊路線中剔除出去。新井敲響警鐘稱:「要討論到底多少遊客才算妥當。在此基礎上,遏制瞄準旅遊需求的新店舖和新酒店的進駐,需要考慮限制遊客總量」。

      

  京都市的居民已經開始外流。日本總務省的人口動態調查顯示,2022年1年時間裏,京都市內的日本人減少了1萬1317人。京都市面臨的現實是,已連續3年成為全日本人口減少最多的市區町村。

   


     

  雖然面向遊客的酒店越來越多,但住宅建設卻沒有進展。京都市觀光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底,酒店、旅館、簡易宿舍的設施數量從2015年3月底的1002處增長到3444處,增至3.4倍。據稱,清水寺周邊打算高價收購酒店用地的動向很引人注目。

    

  由於住宅供應量減少,京都的房價持續高漲。育兒家庭開始認為京都市「不宜居」。據京都市透露,25~39歲的育兒家庭2023年凈遷出約3300人。向大津市及京都府長岡京市等交通便利、房價便宜的附近地方城區遷出的速度加快。

   

  在離清水寺很近的六原學區擔任城市建設委員會委員長的菅谷幸弘(71歲)説:「並不是否定遊客的到來。但作為當地居民,只是想過普通的生活而已」,他希望能夠出台根本性的對策。

    

  在2月4日進行投票和開票的京都市長選舉中,過度旅遊對策也是一大爭論點。當選市長的松井孝治(63歲)在承諾中提出,將引入作為日本首例的「雙重價格」制度,使遊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費用高於當地居民。

      

  要實現這樣的對策,需要修改國家法規。但是,既然不得不進行這種程度的考慮,就説明京都的過度旅遊對策已經成為緊急課題。京都一直立足於旅遊業,其吸引力來源於多年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創造的文化和歷史。但也有很多人擔心,如果京都的吸引力下降的話,以長遠眼光來看,將會導致遊客漸行漸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玉岡宏隆、山崎哲哉、下田惠太、蓑輪星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