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銅價詭異暴跌看中國走向
2014/03/13
![]() |
中國1月的進口在任何人看來都是「異常數量」。鐵礦石進口量達到比上年同月高出30%以上的8600萬噸左右。在去年上半年之前達到6000萬噸左右之後,市場曾認為「中國需求仍然旺盛」,但到下半年則猛增至7000萬噸左右,而1月竟然達到8000萬噸左右。此外,銅的進口也達到53.6萬噸,相比上年同月增長5成以上,創出了歷史新高。
總覺得有點奇怪,在市場相關人士感到警惕之際,3月7日發生了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引發的中國公司債市場的首個債務違約。其後,銅和鐵礦石均處於接近遭遇拋售的局面。以資金籌措為目的進口的商品在中國國內作為庫存正在不斷膨脹。如果銅和鐵礦石相關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這些庫存將流向國際市場。
美國《華爾街日報》暗示,銅行情的下跌有可能降低借入資金的企業的擔保價值,進而導致為彌補損失而拋售銅的惡性循環。
![]() |
中國消費量佔世界整體40%的銅以及掌握海上貿易量70~80%的鐵礦石的行情均將敏感地反映中國經濟走勢。按銅行情來説,6000美元左右屬於黃色預警信號,如果低於這個水準,信號的顏色則將日趨接近紅色。
3月以來的行情暴跌是顯示中國走向正常化的陣痛?還是中國泡沫崩潰的前兆?至少從春節之後中國的銅採購日趨活躍、在夏季之前將推高國際行情的中國牛市行情的方程式已經不在了。需要比以前更加警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志田富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