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不會出現産業空洞化

2017/10/0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泡沫,到了90年代初,泡沫經濟迅速破滅。但雖然泡沫經濟破滅,由於日本對美國的貿易出口仍然呈現鉅額黑字(出超),到了90年代中期,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急速升值。內需不振和匯率升值造成日本製造業紛紛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後來又集中到中國,這樣就造成了日本國內出現産業空洞化。

 

中國的手機製造工廠

 

 

 柯隆 的其他文章

 

   日本迎來多事之秋

 

   也看小米負責人拒收日語系學生風波

 

   中國為什麼叫停比特幣交易

 

   安倍要解散國會,禍福難測

   

 科學和技術、創新和創業 

              

 在華投資外國企業老闆之煩惱

            

 從九寨溝地震看地震局的工作 

             

    智商和情商

 

 我們留給後人怎樣的遺産

 

 日本政壇大地震

 

 歷史人物的英雄與壞蛋

             

 中國出路,從資源經濟向技術經濟轉型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所謂産業空洞化就是企業為了迴避匯率升值造成的成本提高,同時追逐海外需求,將工廠轉移到生産成本相對便宜的發展中國家。這樣有利於企業維持其産品的價格競爭力,但對於國家來説,工廠遷移到國外,國內就業就成了問題;失業率提高意味著工資水準的下降,這樣就造成內需進一步萎縮,企業眼看著國內經濟沒有希望,結果就進一步加速向外國遷移工廠。

   

  記得當年日本的通産省(今天的經濟産業省)每年都花很大預算委託日本的智庫(think-tank)研究如何防止日本的産業空洞化。雖然日本做了很多努力,但還是沒有能夠阻止日本企業對外遷移工廠,結果日本經濟出現了長期性的通貨緊縮,這就是日本人所稱的「失去的20年」。

   

  最近,美國的Bloomberg通訊社報導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一個研究表明很多在中國投資的日本製造業企業正在考慮要回家了。也就是説當年把工廠搬到中國來的企業正在考慮把工廠搬回日本,因為過去十幾年,中國的勞務成本隨著經濟發展迅速提高,同時,人民幣匯率也十分堅挺。雖然,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略有貶值,但相比日元,人民幣仍然堅挺。安倍首相重新上台後實施的所謂安倍經濟政策,實際奏效的就是實施金融的量化寬鬆和負利率,結果日元對美元大幅度貶值,對人民幣也大幅度貶值。現在來日本旅遊的中國觀光客都會感覺到日本的物價很便宜。

   

  那麼長此以往,中國是否也會出現産業空洞化呢?

   

  應該説,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風險。所以才出台了所謂的《中國製造2025》,同時也在促進創業和創新。當然,在動態的經濟發展中,要製造一種新的趨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勞務成本的提高可以説不可阻擋。因為經濟在發展,工人的工資停滯不前那勢必引發社會不穩定。所以説勞務成本的提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問題是為什麼勞務成本提高了,內需卻沒有出現明顯擴大?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中國人的消費觀念跟美國人不同,美國人借錢消費,中國人在滿足了基本消費需求以後,更注重投資,比如買房或理財。當然,對於年輕一代來説生活壓力很大,要結婚就要攢錢買房買車,同時自己是獨生子女,如何贍養老人是個問題,社會養老不健全,兒女養老也確實沒有能力,所以,很多人只能是邊走邊看(wait and see)。對於那些結了婚的人來説,教育子女的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無論怎麼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中國有沒有可能學習日本讓人民幣貶值呢?應該説很困難。現在人民幣還沒有出現雪崩式貶值,但資本外逃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促進貿易出口,讓人民幣適當貶值是有好處的,但貶值預期同時會促進資本外逃。

 

  儘管如此,我們還觀察不出中國經濟會大面積滑坡,雖然一些企業為了調整其資源配置,有些工廠也可能離開中國,但畢竟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巨大。也就是説把中國當作製造中心的外資可能有一些會離開中國,但在中國銷售商品的企業一定會留下來的。也就是中國暫時沒有必要擔心所謂的産業空洞化。不過這並不是説調整結構不重要,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來自市場的看不見的手在調整資源配置方面力度不夠,來自政府的看得見的手對資源配置過於強大。政府過分干預市場必然有損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的活力。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隆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