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眼(26)勝敗得失
2014/08/07
像他們的漫畫故事,都愛寫主角朝著建制的「第一」進發。《妙手小廚師》要得到味皇的認同,《足球小將》要得到雷米金盃,《火影忍者》要成為忍村的特首火影……
但某次看日本和南韓電視臺的新聞,就令我改觀了。
![]() |
在那年之前,花式滑冰好像不是日本人在乎的運動。
一面金牌,就可以令荒川成為名人嗎?也許,很多中國的金牌選手都會既羨慕又妒恨。
畢竟,2002年的日韓世界盃好像搞得太厲害了,令不少日本的小學生都説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足球選手,多於成為棒球選手。大家都覺得足球好像很重要。當世界盃日本進入復賽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進入世界盃的瘋狂。結果早已預期,日本男子足球隊的實力,沒有他們的女子足球隊那麼強,出局了。照例,各球員,不論是長谷部誠抑或是本田圭佑,都各自接受電視傳媒訪問,需要大家都心知,日本要出線,除了奇蹟,就是奇蹟,但他們都會在
![]() |
畢竟,大家是成人,説話不妨直白一點:國際賽事,真的是比賽第二,友誼第一嗎?大家都知道,除了競技,還有各式各樣的金源流動(廣告、大球會相兵),而且還有很多政治訊息:可以在世界盃立足,代表他們有一定的「國家實力」。
很白癡嗎?對,很白癡,但我肯定這個世界有一個國家相信這回事。這國家,還跟香港很近呢。
而日本的選手回到日本,雖然都不是什麼凱旋回歸,但日本國民都是歡迎他們回來的。
相對日本的鄰近地區,南韓的國家隊回到機場的時候,就被一些網民向他們扔拖肥糖和南瓜糖。
為什麼是糖,又為什麼是拖肥糖和南瓜糖呢?我的南韓朋友權氏就説:「這是髒話,健吾君你要學嗎?」
學,為什麼不?學什麼外語,第一件事就是髒話。我的留學生學生都知道什麼是「門字添小字」在廣東話是什麼意思。
「在南韓,有一個髒話,叫『yuk(욕/辱)』,就跟糖果的『yeot(엿)』的發音很相似,所以南韓人扔糖果,就好像某些西方人高舉中指一樣的髒話表現,總之是罵人了。」
為什麼南韓人要這樣子對他們的選手呢?
「其實,在南韓有很多不同的説法。有説是某些網民的過份熱血的表現,也有説很多南韓的足球選手都有特權,比方説只要打入了世界盃,聽説有些人連兵役都不用服。而且還有很多贊助,他們其實賺很多錢。也許是因為這樣,才引起有人酸他們吧?」權氏説:「內部也有一些人覺得為什要這樣做。但可憐的是,有更多人相信那些南韓人收了那麼多好處,不拿雷米金盃回來,就應該罵。」
我忽然想起孟子的一句話:「辱人者,人恒辱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