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觀察考現學 Vs 現在的香港人

東京眼(21) 觀察考現學 Vs 現在的香港人

2014/07/03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上次,談及香港及日本的家長的異同的文章《關於民族性所記的小事上網後,有一些讀者對我説,那種觀察很片面,不能代表所有家長云云。

       這令我想起一件小事。

       在日本唸書的時候,有很多問題好像處理不了。於是,想靜一靜心,於是,就去京都禪修。

       那是一個很不平常的地方。外國人去那個地方,大抵是體驗「日本文化」,抄經、打坐、煮食、精進料理、山、水、和、美等等,都是外國人想看的日本。而在那兒的日本人,都好像有很多故事:平白無事的仲夏,何以可以不上班,留在一個寺中一個人禪修?有一個女生,總是眼角有淚痕,滿臉都是暗瘡,應該不可能化粧了,大概,是發生了一些很不如意的事情,想在那個禪修的地方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當中有一個日本女生,整天到晚都不打坐,滿臉都是青春痘印。早上坐在禪修中心的樓梯上,那些人,都很有趣。而在禪坐以外的時間,都有機會觀察他們。

        在禪修中心的書架上,找到一本叫《Watch the English》(中文譯:瞧這些英國佬)的書。作者Kate Fox,是人類學家,她在這書表述的,是她對英國人的觀察。比方説,她特意,是特意的在街上,撞到一些英國人,數算有幾多人會説Sorry(對不起)。Kate Fox稱,那次是她首次嘗試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做人類學研究:「雖然我的手臂因為撞到很多人而出現瘀青,我都依然繼續做這個研究。」Kate Fox在她的書中如是説。

       為的是什麼?

        在平白的日常,或是我們視為正常的環境之中,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發現生活正常中的「不正常」,是人類學家做的事情。人類學家研究的目標,是發掘人類生活的規則、理由。從平常中尋找不平常,把正常視為不正常,從而重新思考,我們人類是怎樣活。

       在她的筆下,英國人和美國人雖然同種同文,但他們有很多不同。比方説,英國人較愛一些「沒禮貌」的笑話,911、穆斯林、孌童、希特拉、死亡、宗教等等,一切對人有一點冒犯性的事情,都會當成笑話。為什麼會這樣的呢?英國人常笑美國人的政治家的口號,像是小學生的鼓勵説話,如奧巴馬提出的「Yes, we can!」。這都反映了,英國人在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氣候的揉合之中,造就成今日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類似的東西,日本有沒有人在做呢?這種考現學,在八十年代的日本和香港,都流行過一陣子。

       1986年,由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和南伸坊三人合編的《路上觀察學入門》,2014年被台灣的行人出版社翻譯成中文。赤瀨川原平在日本被稱為「前衛藝術家」一九八一年憑《父親消失》一書得芥川賞,及後投入插畫及寫作工作。著有《想有一台照相機》、《來歷不明》。他亦是八十年代掀起「路上觀察」風潮的掀頭人。藤森照信就是建築史學家,一九七四年與研究室的同僚一起研究東京的現代近代建築。南伸坊就是叢書設計師和插畫家,亦是赤瀨川的徒弟,曾任漫畫雜誌編輯,亦著有關於「路上觀察」的書《招貼考現學》。

        他們三人走在一起寫書,主要由赤瀨川牽引。赤瀨川在自序時説,他小時候不是一個強壯的小孩(這跟很多做研究的日本人類似,就像中央大學文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教授山田昌弘類似。以前在日本訪問山田老師的時候,他都説他小時候不是強壯的小孩,就看很多書),加上中二的時候仍然常常尿床,因此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身體,懷疑整個世界,從而希望在世界中找出一些端倪。而這套觀察世界的角度,連同記錄日常世界小事的方法,成就了「考現學」這套學説。像森伸之反觀自己,看東京的女子高中生的時候,得出的看法是「東京的女子高中生,跟候鳥很類似」。她們都在身邊,數量很多。種類繁多。依從季節,其色彩及圖桉都會有所改變。她們(女子高中生和候鳥)的覓食場地都會散發出獨特的氣氛等等……

        這些觀察重要嗎?在各個地方記錄日常,都是一種歷史的見証。而且,這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在香港,1989年,由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的講座教授呂大樂教授跟日本人大橋健一的《城市接觸─香港街頭文化觀察》也有書寫八十年代香港的街頭狀況。對日本人而言,旺角女人街的排擋和霓虹光管,都令他們覺得很有趣,很不同,很值得書寫記錄下來。現在,西九龍文化藝術區在搞的霓虹光管的展覽啊。不知道香港人,又有去拍照再放到網上呢?

        説了這麼多,不是要秀我讀過幾多人類學。書海茫茫,讀幾多也不夠,我也從來不是以「讀得書多」去行走江湖的。只是,有些人不認同我的書寫觀察,不知就裏的就批評是垃圾、廢話,只反映了香港人對身邊事情的冷漠已到達一個不可救藥的程度。這樣的香港,很好,很容易被管治。因為,他們不知道身邊環境變化的重要性,也不會知道抗衡身邊變化的方法,首先要察覺身邊有變化。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9
投票總數: 2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