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 (67)反寫的「救急」2字和貼有透明塑膠布的花雨傘

2015/06/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日本是個非常注意細節的國家,在日本生活久了,每個外國人都會從日常生活中輕而易舉地發現許多日本注重細節的實際例子。

      比如,有位在沖電氣公司工作的朋友今年6月在微信上記敘了他女兒端午節那天去東京一家醫院慰問醫護人士時的見聞。微信中寫道:「救護車前面的文字倒寫,是日本醫院發明的,以便前面汽車(的)反光鏡裏顯示的文字是正寫的。」説的是他女兒在醫院裏看到救護車時的發現。

      眾所週知,救護車出動搶救患者時,是分秒必爭的。這一反寫的「救急」2字,使得行駛在救護車前面的其他車輛可以及時從反光鏡中看清文字,迅速做出讓出車道的判斷。可以説,這反寫的「救急」2字是為了保證救護車在大城市的擁擠的道路上能夠暢行無阻,爭得那寶貴的分分秒秒的一種匠心獨具的創造。儘管這是一個小得不起眼的創造,但又是一個事關人命不容小覷的發明。

      順便提一句,日本叫救護車是免費的,最長15分鐘之內救護車就能趕到病人所在之處。這一時間統計的背後也有那反寫的「救急」2字的功勞吧。

      恰好是我看到這段微信的那天,我和妻子去外面吃飯,天下著濛濛細雨,一個才上小學模樣的小女孩撐著一把花雨傘走在我前面。小女孩手中的花雨傘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把花雨傘上有2個傘格的傘布卻是用透明的白塑膠布做成的。這種設計有點破壞了花雨傘的整體美感,卻能保證個子小小的小女孩撐傘走路時視線不受雨傘阻隔地看清前面的路況,避免和熙熙攘攘的來往行人及自行車發生碰撞。

      這種生活中的舉手之勞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實際上不是只有日本人和日本社會才可獨享的專利,不論哪個國家哪個社會,只要有不辭舉手之勞的意願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一切。然而,為什麼在日本社會舉目皆是的這種細節之美在其他國家卻往往會成為一種奢侈呢?個中道理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這類設計我想也可以歸入我們常説的「人性化設計」那個部類吧。我認為,在實現「人性化設計」之前,其實我們首先需要有一顆願意細心體諒人、關心人、熱愛人的熱心。生活中感動人的細節設計正是有了那顆熱心才能得以實現的。如果説日本是個細節取勝的社會,我想也可以理解為那是個靠細心體諒人、關心人、熱愛人來推動周圍進步和前進的社會。

莫邦富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