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15年前的2000年,我曾集中採訪了活躍在北京的一批IT企業。那次採訪結束後,我很有感觸地寫過自己的感受:「去國內辦一樁事吧,你不請吃出上一頓,不塞上一些紅包,那就休想辦成事。」
可是那次採訪讓我看到中國出現了一批迥異於以往所熟識的那類「中國人」的中國人。我甚至想把他們稱作「新中國人」。
在2個多月的採訪中,我跑了幾十家企業,帶去的2盒名片全部用光。採訪對象上起中央機關的高層幹部、國內馳名企業的老總,下至一般學生、百姓,算起來也有近百人,硬是沒有請人吃過一頓飯,卻辦成了事。
有幾次考慮到長時間的採訪給採訪對象增添了很多麻煩,我提出大家一起吃頓便飯,可是誰都説:「別客氣,免了吧。大家都是為了工作。」這裡麵包括如今人人皆知的雷軍、馬雲等。
那次採訪使我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出現了一大批追求實幹、不講虛榮和排場的人才,有了他們,我相信中國的IT産業會幹出成果來的。
不過,當時也有例外。在聯想集團還是碰到了「舊中國人」。有關人員故意擺架子和打官腔,甚至暗示要塞錢才能辦事。最後我憤怒地從採訪名單上劃掉了聯想。
不料,聯想的楊元慶總裁來日本訪問時,讀到了我在專欄上寫的對聯想的批評,感到很震驚。他設法弄到我家的電話號碼,大清早專門給我打來電話確認此事,表示那絕不應該是聯想員工做的事,希望知道事情經過,回中國後一定予以查處。
後來,楊元慶和我多次郵件和電話來往,確認事實細節,嚴肅處理了這樁瀆職事件。這次事件的處理,使我在腐敗之風盛行的中國看到了一批清廉實幹的年輕的「新中國人」。後來我又在專欄上寫下感受:「他們不僅從事的是年輕事業,更可貴的是他們自己本身就代表著中國的未來。希望在他們身上。」
15年後的今天回憶這些往事,令我感嘆的是在如今的日本已經很難看到這樣的公司負責人了。很多有名企業、餐廳、商家出了問題只會竭力狡辯,推卸責任,公司負責人也不敢站出來直接處理問題了。
莫邦富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